返回第十二章 没标题(1 / 2)  民国立志传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第十二章 没标题

    在国会进步党与国民党尖锐对立,在两院会议上,不是一党议员就有意中途退席,进步党议员经常采用这种手法,使会议不足法定人数,不能做出决议,两党议员在国会两院经常发生尖锐的冲突,大声争吵,甚至动武。

    这造就了中国议会的三大特点:叫骂,走散,不足法定人数。

    两院议会经常会演变成群体性pk场。

    进步党黎元洪针对“宋案”提出了自己质疑,公然对程德全等所宣布的罪证表示怀疑,认为这些证据都是伪证,反正现在都已经没有证据了,怎么说都行。黎元洪质疑时声称,一切攻击袁世凯之言论皆为攻击政府,指责袁世凯就是指责政府,因此得到出的结论是国民党对政府不满。黎元洪的质疑总共为十五条,这十五条所指的却是同一个问题,即国民党自编自导了,刺杀案的丑剧,而且还有杀人灭口,祸水东引之实。

    黎元洪指责揭露宋案真相的人是“有意破坏大局”,造成“人心摇动,谣言蜂起”的混乱政治局面。

    黎元洪甚至还为袁世凯非法借款,杜撰了不借外债之“六大危害”。

    黎元洪如此频频地公开表示支持袁世凯,一是他们的基本立场一致,二是他害怕袁世凯的淫威。

    袁世凯何等样人?连宋教仁都敢刺,怎能容黎元洪背道而驰!

    众议院选举小胜这后,袁世凯将重点放在了安徽、江西、广东三省上。

    安徽杨洪森虽然脱离了同盟会自行组建了社会人民党,并且站在他这边的阵营,但是其在辖区内却大力推行“三民主义”,并且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手握4师1旅,这根难啃的骨头被他放在了最后。

    三省之中袁世凯最头痛的是江西李烈钧,李烈钧反对他的态度最为坚决,且麾下有2师1旅。

    李烈钧一直希望把江西治巩因成国民党在的大后方,他的敌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湖北黎元洪,一个是安徽杨洪森。对他威胁最大的当属杨洪森。

    杨洪森对江西的渗透包括经济、政治、军事三方面。

    社会人民党自创建以来,他们的支持者主要在安徽,虽然江苏、浙江、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等省都有他们分部,但是势力弱小,不成气候。江西社会人民党在新任部长陶继光接任后,使得江西的政治格局发生重大的变化,经过半年的迅猛发展社会人民党继共和党、国民党之后,成为江西省第三大党派。

    杨洪森与李烈钧的关系不好,一是政治上的,二是性格上的。在安徽杨洪森通过排挤国民党,使社会人民党成为了安徽第一大党,并且取得了省议会多数议席。

    在江西李烈钧没有道理让社会人民党在他的地盘内如此发展下去。社会人民党可不比共和党,因受到公开限制,社会人民党的发展转入地下活动,李烈钧以此为借口将社会人民党在南昌的总部给查封,并且将陶继光等主要负责人给抓了起来。

    此事影响甚大,李烈钧在收到杨洪森的电报后,不得不将陶继光等给放了出来。

    陶继光出狱后,按照杨洪森指示的精神对社会人民党在江西的发展作了调整,进而与共和党结成同盟。

    共和党对李烈钧主政江西素有不满。共和党的议员多是立宪派,他们代表的是江西大地主、大乡绅的利益。而李烈钧主持江西以来对地主乡绅的手段严厉。

    李烈钧是“三民主义”的信仰者,其在江西的推行的政治方略是以“三民主义”为根本。实现“三民主义”首先是民生。他同意杨洪森在民生方面的观点,即中国目前是一个农业大国,首要问题是解决土地的再分配。但他并不赞成杨洪森的那些“痞子运动”,他的方案是采用“赎买”,由地方财政进行扶持,农民向银行贷款,从地主处购买土地。

    “赎买”的设想是好的,但不符合实际。李烈钧的地方政府根本就无法在财政上进行扶持,而那些私人银行或钱庄,根本不可能将钱借给农民,“赎买”无法实现,便只好借鉴安徽的“痞子运动”,但在具体运作中又不得其法。

    江西革命以来,以地主、乡绅为根本的乡村体制受到了巨大的冲突,对于国民党所推行的“土地改革”,其首要任务是建立农村新秩序,李烈钧认为农村新秩序的基石是乡绅,很快那些窝在城里的乡绅,在政府的勒令下纷纷衣锦还乡,可是他们回来干的第一件事便与农民进行清算,当农民们流离失所的时候,李烈钧被迫对当地的这些豪绅采用严厉的手段。

    农村新秩序根本没有办法建立起来,再加上共和党对“土地改革”持反对意见,使得李烈钧土地改革最终失败。

    共和党与李烈钧更进一步的纷争还表现在禁烟、国民捐和筹饷等问题上。共和党也曾试图拉拢李烈钧加入共和办,由其担任江西共和党支部长,但遭其回绝。

    李烈钧认为其在江西推进的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将政令加以统一,其试图在江西建立起如同安徽一样的专制体系,但是他的手段和策略远没有杨洪森的高明。

    国民党和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