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2 / 2)  民国立志传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派军官联合卢来发动叛乱,将樊耀南等新疆高级官员给杀了,接着与阿尔泰、塔城、阿克苏方面联系,准备共同抵制中央政府。

    樊耀南一死,整个事件就被定性成了严重的叛乱。

    杨洪森以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绕过国会直接调动军队向新疆增派武装力量。

    迪华的一些军人指责杨增新遇刺乃是南京政府所为,南京方面求新疆军人保持克制,停止叛乱,维护当时的治安和经济稳定,等待中央派员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

    阿尔泰、塔城、阿克苏的地方官员自守门户,使得叛乱仅限制于迪化一线。

    维吾尔上层贵族对于可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斗争敬而远之,不过以哈密王等人为首的王宫却紧紧的跟在南京政府身后,哈密王政治呼吁给南京政府以及杨洪森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军人首领在占领迪化后要求南京政府对他们进行委任。

    杨洪森利用中央宣传工具,将杨增新的遇刺,描述成北疆内部某些心怀不轨之徒的叛乱。

    南京政府拒绝了迪化军人的要求。

    为了阻止中央军进入迪化,他们在奇台与哈密的中央军进行了激战。这支地方部队在中央军的武器相差甚远,大量的骑兵在机关枪的交叉火力下永远的留在那片戈壁滩,奇台一役没有任何悬念,缺乏统一领导和组织叛军根本无法战胜中央军,即便他们取得奇台局部的胜利,也无法抵抗后续进入新疆的数万大军。

    奇台一役加速了迪化叛军的瓦解,士兵们不再听从上官的指挥,他们开始在城市内大肆抢掠,事件已经变成了一场真正的叛乱。不过随着中央军大举进入新疆,形势这个时候越来越明朗。

    杨增新遇刺、樊耀南遇害,杨增新集团的大小官员全都眼巴巴地看着伊犁镇守使。

    新疆百姓流传着“文有樊耀南,武有杨飞霞”。此两人在,则新疆天下太平。

    杨飞霞对于杨增新和中央的矛盾不是不知,只是他宁可守在伊犁也不掺合。现在他必须表明态度,在电报中他愿意接受中央领导,同时呼吁叛军向中央军投降,争取宽大处理。杨飞霞的通过促使迪化叛军迅速瓦解。而在这个时候迪化城内的另一伙正在密谋夺取新疆的这座省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