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2 / 2)  民国立志传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在对日问题上杨洪森与孙中山存在的严重的问题,孙中山秉承“得饶人处且饶人”指导思想,杨洪森则主张“趁你病,要你命。”孙中山不会因为日本而与杨洪森翻脸,在对日本问题上他终于做出了让步,不过他希望将一切控制在可控制范围内。

    “日本不管在经济、军事都较中国强大。”

    孙中山担心日本人狗急跳墙,对于年轻的国民政府来说,他首要的任务还是发展经济,提升国力。

    杨洪森有一套自己的原始资本的积累方式,战争掠夺、非法贸易,除此之外杨洪森还动用国家资本进行大规模的投机行动。像李德尔斯这样见过大世面,心理素质的人也经不住他这么玩法,事成则中央银行的海外投资账户上半会多出很多钱,如果事败中央银行直接破产,国民政府指不定会成什么样子。

    那些历史上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要事件,都被杨洪森充分利用了,虽然在几笔小的投资中损失了数千万美元,但是整个的运作空前的成功。这笔巨款牢牢的控制在军事委员会的手中,孙中山只知道中央银行内部设有风险投资中心,专门从事外海投资,但投资收益如何,资金账户尚有多少钱他均不知晓。国家多个重点项目的资金都是从中央银行的这个黑账户转到财政部账户,对于财政部的官员来说这钱怎么来的,是否合法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财政部资金充足。很多人都想将这个部门控制在自己手中,孙中山希望账务公开,接受国会的监督。杨洪森的权利越来越大,以前孙中山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但是在孙、杨产生分歧后,孙中山正在有意无意的削弱杨洪森手中的权利,比如将杨洪森数个兼职的身份交给其它人。

    杨洪森喜欢将一切控制在自己手中,因为只有他才能带领中国走向强大,但是孙中山明显低估了杨洪森乃至于他领导的利益集团的能量。

    国会在对外资投资的账目进行审核时提出了几点异议,央行方面拒绝对此进行任何解释。

    有些议员提出应加强央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设立专业的资金管理委员会,目的是防止、甚至杜绝中饱私囊的情况出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