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8章 远东狂人(2 / 3)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假想敌从美国更换国。全力以赴建设海军力量。德国皇帝的军军备竞赛几乎耗干了英国的国力;在国内。新崛起的工党势力已开始影响政府的决策虽然目前仍是保守党与自由轮流坐庄。但谁都知道。在一个选票决定一切的时代。谁握了工人谁就掌握了选票。谁就有可能掌握政府。工党的上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他们吸引选票的重要手段就是不断的许诺改善工人待遇。这不仅会引起企业主的不满。造成资本外逃。也会进一步掏空英国的国库。内因与外因双管齐|的必然结果就是。现在的英国已无法单独抗衡整个世界它不不变过去那种孤立主义倾向。全力拉拢欧的同盟伙伴。将主要的军事力量集中在欧洲和近东。以应付随时能爆发的欧洲冲突。

    这一切就决定了这一个基本事实:至少在近期内。英国绝不可能出兵远东。英国赖以生存的海军力量也绝不可能为了本利益而派往中国。所以。英国首相在上院所讲的那番话仅仅只是一恫吓。意图也很简单。那就是通过恫吓迫使中国人屈服就像在前对清朝政府做的那样不战而屈人之。

    英国首相的|吓似乎起了一点作。那番讲话一回中国。立刻将北方的袁世凯政府吓的鸡飞狗跳没有什么威胁能比英国政府的威胁更吓人的了。在这个时代。如果英国政府自认自己是世界第二。那么就没人敢说自己的国家是世界第一。除非是疯子。所以。几乎所有的在华外国记者都一致认为中国人肯定会屈服就连莫理循也不例外。

    但让他们大跌眼是。虽然袁世凯临时政府和南方的制宪会议先后表示出“和解”的诚但是。湖军政府依然是一副不进油盐的架势。共和军的总司令赵北更是在报纸上公开宣称:如果英国佬想打仗。那么。就打。你要战。便作战。就连这场战争的名他都想好了。叫做“新鸦片战争”。

    危言。

    用中国的民谚容。这叫“茅坑里的石头”。又叫“王八吃秤”。谁也不知道那位司令是怎么想的。在洋人们看来。他要么是一个狂热的爱国者。要么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狂人。不可理喻。

    赵北也因此了一绰号:远东狂人。

    在这个时。胆敢挑大英帝国的人不是狂人又是什么?

    为了弄清楚这位远东人到底有多么疯狂。外国记者纷纷购买火车票船票。从四面八方赶到武汉。想认真的探究一下这位共和军的总司令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是否真如传闻中的那样。是一个土匪头子般的革命首领?不必置疑。英国首先生的那番文主义的演讲不仅没有吓住这位总司令。反而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他的风头已经盖过了北方的袁世凯大总统。

    根据估计。现在的华外国记者。至少有一大半人都汉。或者正在赶往武汉的路。各大报纸也都连篇累牍的对蕲州事变进行跟踪报道。支持英国立场的报纸努力寻找着对共和军不利的证据。反对英国立场的报纸则努力寻找着对英国不利的证据。但不管哪一方的报纸。它们的报道总是离不开共和军的那位灵魂人物。

    “总司令”这个词已成了整个国乃至远东新闻的焦点。中英的纷争是第二焦点。至于挑起蕲州事变的日本人。反而成了陪衬。只有美国报纸仍在拿日本人野蛮做文章。

    作为《泰士报》驻京记者。莫理循也在第一时间动身南下。乘火车来到武汉。住进了这家小旅馆。以一个普通记者的身份观察着这里的一举一动。试图找出共和军对英强硬态度的来源。

    经天的仔细观察。莫理循很快的出结论:共和军的总司令赵北绝不是一个疯子。他治理下的湖北虽然还看不到经济的繁荣景象。但是。他所制定的那些新政措施已很好说明了一切。从的方自治到清理厘金。从修理堤防到整顿社会秩序。这些措施不是一个疯子可以想的到的。而且。那些活动于村的“武装工作队”和活跃军队社会上的“时政宣讲员”更是神来之笔。莫|循对此佩服的五体投的。

    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了近五年的国人。莫理循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曾经认真审视过这个国家的幽暗角落他发现这个国家的落后根源于乡村的落后。那种落后是全方位的。要想拯救这个国家。就必须先拯救它的乡村但遗憾的是。了赵北之外。几乎没有人认识到这

    无论是北方的袁世凯还是南方的革命派。他们都一要乡绅们投身实业和洋务。就能拯救自己的祖国。只要取的洋人支持。就能使这个国家走向富强所以。他们注定要仰人鼻息。当洋人发怒的时候。也就是他们跪下求饶的时候。想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找到了共和军强硬态度的原因。

    或许这就是那位“狂人”胆敢横挑英国的信心所在。因为他并不仰仗洋人。或许他需要洋人的帮助。但这并不代表他会跪在洋人面前乞讨他的信念只有一:力量来自国民自信来自自尊。但仅靠自尊和那些衫褛的百姓。真能使这个垂危的国家重新振作吗?对此。莫理循持谨慎悲观态度毕竟。这个国家已经落后的太远了。除非发生奇迹。否则。它将继续后下去。直到世界旧秩序重新洗牌的那一天。或许会有人来拯救它的。

    “可怜的人们但你们真能拿到那些微薄的报酬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