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4章 风口浪尖(2 / 3)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南、贵州两省落入了总司令掌握,共进会的残余力量已微不足道,剩下的就是将其完全消化,转化为共和军的力量。

    解决了共进会问题之后,赵北将继续消化南方各地的实力派力量,湖南、贵州、云南,这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轮到江西、广西等地的实力派了,这是赵北早就排好的ri程表,先南后北,先西后东,按部就班的实现他的战略。

    如果局势不发生大的变化的话。赵北打算用一至两年的时间将长江以南地区纳入自己统治之下,然后利用一年时间休整,并调整外交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誓师北伐。率领共和军直捣北洋心腹重地。一举定乾坤。

    但是现在,局势却发生了剧烈变化,赵北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战略,看看能否在原来的战略基础上进行微调,将他夺取全国权力的时间进一步提前。

    局势变化的关键就是这封由黄兴、宋教仁联名拍来的电报,在电报上。他们已明白告之,如果赵北决定接任这个联合政党的党魁的话,那么他们同盟会方面的候选人将自动退出竞选,如此一来,赵北就只需要与光复会的章太叹、让宪会的张寒芳争众个带魁点位了,但是章太笑和张墓都眦…”因为同盟会的政党代表团成员将把支持票投给赵北,赵北肯定能在党魁,竞选中获胜。

    换句话说,这叫“众望所归”这也是黄兴、宋教仁电报里的原话。

    不过赵北并没有被这句恭维话冲昏头脑,他很清楚同盟会为什么这么急着确立党魁人选,也明白他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

    再过十几天就是国会正式选举的ri子了,各地选民的登记工作已接近尾声,这个时候陶成章突然遇刺身亡。对于这斤。联合政党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他们担心这个联合政党因此分裂,进而失去部分选票,所以。他们必须尽快确定新的党魁,而且这个人必须“颇乎众望”

    “颇乎众望”这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众人心里都明白,陶成章之所以当上党魁,不是靠什么人望,而是靠着地方实力派的支持,而其中又以赵北的支持最为重要。现在陶成章去世,如果让赵北来做党魁,恐怕是唯一可以维系这个松散政治联盟的办法。

    有赵北的共和军撑腰,这个联合政党才有底气与袁世凯正面交锋。

    所以,陶成章的政治遗嘱一公布。多数人都没有反对。

    但是“没有反对”并不代表着“全都支持”实际上,不少人都是将赵北出任党魁一事看成是应急措施。毕竟党魁有任期,在很多人看来。完全可以将赵北当成是一个过渡人物,一旦国会选举获胜小党群任期一到,他们完全可以再用选票把赵北选下去。

    赵北可以猜测出那些党员的心思,不过他并不担心,毕竟他手里有实力,在这个靠枪杆子说话的时代,政党只会成为军事强人手里的棋子。而不是相反,所以,只要他能够当上党魁,哪怕任期只有一两年,他也有绝对的信心将这个联合政党改造成为自己手里的愧儡、玩偶。

    如果成为这个联合政党的党魁。赵北手里将多出一张王牌,那就是

    会。

    虽然赵北早已决定利用这个联合政党“占领国会”牵制袁世凯,但是当时的那个联合政党只是他的盟友,不是下属,无法做到如臂使指。现在,联合政党已经推举他赵总司令出任党魁,那么,这就不是盟友关系了,而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

    手把持党政,一手握着兵权。总司令问鼎天下的ri子还远么?

    当然,这个联合政党成分复杂,成员良莠不齐,指望这样一个纯粹为了“占领国会”而联合起来的乌合之众想将这斤。国家带上强国之路。无异于痴人说梦,这样的一个联合政党拉拉选票还成,但若说到

    “坚强的战斗集体”那就是个笑话。

    但是在总司令眼里,就连一只竹筐、一只草鞋都有它的用处,联合政党自然也可以派上用场,利用这个联合政党不仅可以控制住国会,占据舆论、道义上的制高点,而且还可以迅速将总司令的影响力扩大到各省。

    想象一下,以后各省的党务机关里都悬挂着总司令的巨幅半身像时。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党、政、军一把抓,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所以,赵北对这斤小接任党魁的建议很走动了动心。

    不过既然是风口浪尖,那么顾虑还是存在的。

    以前赵北只是将这个联合政党当成是盟友,站在它的身后给它撑腰。让它去直面袁世凯的北洋刺刀。袁世凯虽然依旧会把赵北当成是对手,但是只要眼前的这个联合政党不到下,总司令就能利用它分散袁世凯的火力。

    但是一旦接手这个联合政党。做了它的党魁,赵北就由幕后站到了台前,必须直面袁世凯那噬人的眼神了,袁世凯的北洋集团也将把全部火力集中到赵北这边。

    以前赵北还仅仅以一个跋扈军人的面目在袁大总统面前跳来跳去,但是现在,他竟把持了“中华第一大党”的党务,已经挥舞着大刀冲向袁大总统了,,袁世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