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1章 补救措施(上)(2 / 3)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面。我猜啊,那马车里不是唐绍仪就是蔡廷干。”

    “你咋这么清楚?。

    “总统府的一个车夫是我亲戚,异他说的。”

    “那你说说,为啥那唐绍仪没有加入联合阵线?他不是加入了同盟会么?”

    “你问我,我咋知道?这官场上的事啊,咱们小老百姓那是砸摸不清楚的。”

    茶馆里的人猜测着马车里乘客的身份,但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猜对,那马车里既没坐着唐绍仪,也没坐着蔡廷干,那乘客甚至不是北洋zheng fu里的人。

    马车里只有两位乘客,一位是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另一位是联合阵线“和平代表团”的团长宋教仁,他们是去总统府会晤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不过在去总统府之前,他们必须先去一趟外务部,这是程序,也是礼节。

    两位乘客的表情略有不同,朱尔典一脸产肃,宋教仁却是幕情轻松。

    北洋南进第二军在豫南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天津租界之后,以宋教仁为代表的南方和平代表团起初有些不信,直到稍晚些租界的外国报纸纷纷在头版头条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简略”迂。这些国会的议员代我们才如梦初醒,先是欢呼雀跃,继则jing神振奋。

    没想到啊,整整四个师的北洋军竟被联阵部队全歼,这是决定xing的胜利啊,当初没打之前,众人还担心战败,但是事实证明,赵总司令是正确的,北洋军外强中干,完全不是革命军的对手,现在,众人对总司令的战略眼光更加佩服了。

    多数议员代表当时就建议利用这个机会再次与袁世凯寻求谈判,争取尽快结束南北对峙局面,使国会真正成为这个国家的主宰,宋教仁也有此打算,于是拍发电报,向上海租界的国会请示,并向联合阵线庶务委员会拍发电报,委员长赵北很快回电,批准了这个提议,但同时也提醒和平代表团全体代表,这次谈判必须由联合阵线掌握主动权。

    换句话说,现在对和谈更积极的应该是北洋一方,而不应该是联合阵线一方。

    宋教仁领悟了赵北的用意,但是他不愿意等,他有自己的打算,于是当时就派人到了bei jing,与北洋zheng fu外务部取得联系,准备立即与袁世凯接触,进行和谈,但是让他颇感诧异的是,袁世凯一口拒绝了和谈建议。

    这让宋教仁很是愤慨,想起赵北的提醒,他只能改变策略,索xing耐着xing子就在天津等待,这一等就是两天,直到今天上午,英国公使朱尔典亲自跑到天津,派人将宋教仁从天津德国租界请了出来,然后挂上一列专车,从天津直驶bei jing。

    就这样,在朱尔典先生的撮合之下。作为联合阵线的全权和谈代表。宋教仁到了bei jing,准备与北洋方面进行和谈,至于他的随员,现在仍在bei jing大前门火车站旁的旅馆里,宋教仁乘外务部马车进城,主要是为了打前站。

    马车直驶民国zheng fu外务部,到了地方,下了马车一看,竟然没有一个zheng fu官员来迎接他们,这让朱尔典有些尴尬。

    “很抱歉,贵国中枢zheng fu在礼节方面似乎有些欠缺。”

    朱尔典向宋教仁歉意的一笑,特意在“中枢zheng fu”这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这言下之意也很清楚,那就是,无论这一仗北洋败得如何惨,袁世凯始终是这个zheng fu的大总统。他就代表着中枢权威,至于宋教仁,只是一个地方实力派的谈判代表,无论如何是不能与北洋平起平坐的。

    “公使先生,您的话说得有些不妥。现在国会选举虽然结束,但是正式大总统的选举荐未举行,正式内阁也没有组建,所以,这“中枢zheng fu。一词不太严谨,还是称为“看守zheng fu。较为妥当。”

    宋教仁也是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纠正了一下对方的观点,这话里的意思也是很明白的,对于袁世凯的“中枢”地位,联合阵线有些异议。至于袁世凯这个临时大总统到底是否是一个过渡人物,这还需要看此次和谈的结果而定。

    朱尔典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跟人打嘴仗,他也没什么心情纠缠这个问题。南北之间谁胜谁负,现在已经很清楚了,豫南一战,北洋第二军全军覆没,北洋zheng fu固然受到强烈震撼。那远在欧渊的英国zheng fu也同样对此震惊不已,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袁世凯的北洋军竟如此不堪一击,更让英国zheng fu忧虑的是,根据英国在德国的潜伏间谍报告,德国汉堡港的两艘满载军火的远洋货轮在前天起钴。目的地是中国杭州,这正是在豫南战役结束之后,这绝不是巧合。显然。通过这一仗,德国zheng fu意识到了联合阵线的潜在利用价值,决定对联合阵线加大援助力度,如果得到德国的大力支持,联合阵线肯定会将不堪一击的北洋集团一脚踢下中国的政治舞台,而这绝不是英国zheng fu愿意看到的。

    英国绝不允许远东出现一个亲德政权,那会影响到英国的远东乃至世界战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