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7章 制度与协调(2 / 2)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现在的同盟会就和“恐怖”联系在了一起。

    对于这种状况,黄兴、谭人凤等人也是痛心疾首,他们也明白,**之后,同盟会就开始了蜕变,由一个**组织向一个政客集团演变,以前宋教仁改组同盟会的目的之一,就是试图以规范的方式将同盟会改造为一个职业政客集团,但是随着宋教仁的遇刺身亡,这件工作就没人领导了,虽然赵北是联合阵线的委员长,可是他一向不怎么具体主持党务工作,向来都是宋教仁主持党务工作,但是宋教仁一死,这个工作就无人主持了,虽然现在熊成基已奉命接替党务工作,但是由于他是光复会的干部,而且资历太浅,远不如宋教仁那般得心应手,结果现在的联合阵线已出现了分裂的苗头,而犹以陈其美等人“重建同盟会”的呼声最高。

    也正因此。孙先生才会急着赶回国内,目的就是为了这个重建同盟会的事情,而且他也是当然的领袖。

    但是作为联合阵线的庶务委员,黄兴却反对孙先生在这个时候归国,在他看来,现在联合阵线虽然已经占领了国会参众两院,但是由于前段日子政坛接连发生的变故,使得联合阵线的基础发生了动摇,如果在这个时候重建同盟会,不仅对联合阵线会造成损害,而且也不会给同盟会带来好处,国内现在这种‘乱’糟糟的局面也确实让人很是无奈,要想尽快稳定全国秩序,就必须保证总统府与国会之间的协调,而联合阵线的存在正是维持这一协调的先决条件。

    一旦联合阵线在这种时候分裂成若干互相猜疑甚至是对抗的政客集团的话,将严重损害总统府与国会之间的协调关系,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黄兴就不敢揣测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通过前段日子的军事与政治斗争,黄兴已经看清楚了赵北的‘性’格,那是一个绝不轻言妥协的军事强人,如果国会无法发挥作用的话,那么,赵北很有可能会甩开国会单干,就像当初袁世凯做的那样,他会用手里的兵权更简单干脆的解决问题。

    所以,黄兴对宋教仁的死很是惋惜,在他看来,如果宋教仁现在还活着的话,联合阵线就没有分裂的危险,因为宋教仁是个做事变通灵活的人,他知道怎么妥协,以及怎么从这种妥协中取得最大利益,更重要的是,他在宪政派里很有威望。

    “黎议长的话我记下了,同盟会早已解散,现在还以‘同盟会’名义活动的人完全是以个人名义,与同盟会无关,而且,我也反对重建同盟会。”

    黄兴认真思考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向黎元洪亮明自己的立场。

    “克强能够深明大义,黎某很是欣慰,如果所有国会议员都能像克强一般明白事理的话,国会早就迁到北京去了。”

    黎元洪是个老练的政客,当然不会轻易相信黄兴的话是心里话,不过这场面上的话还是要讲一讲的,又与黄兴聊了片刻,黄兴便告辞离去。

    黄兴前脚刚走,‘门’房后脚就走到厢房‘门’外。

    “老爷,张季直张老爷带着几位洋人过来看望老爷。”

    接过‘门’房呈上的拜帖,黎元洪颇为惊讶,张謇过来倒也罢了,毕竟他是国会议员,可是跟着张謇一起过来的那几个洋人却是身份有些特殊。

    “这几个洋人都是法国驻沪领事馆的,其中一人还是参赞。”

    黎元洪将拜帖‘交’给杨度,杨度也颇觉惊讶。

    张謇不仅是国会参议员,他也是前清状元,闻名东南的状元实业家,自然不好叫‘门’房领着他过来,黎元洪带着杨度等人亲自赶去‘门’房相迎。

    双方见了面,少不了寒暄客气,黎元洪将几人领到东厢,也没怎么罗嗦,直接就切入正题。

    张謇等人过来,主要是来请黎元洪到法租界赴宴的,那个法国驻沪领事馆参赞亲自将请柬呈给黎元洪。

    至于法国人宴请黎元洪的目的,那位法国参赞也说得很明白。

    “领事先生请黎议长赴宴,主要是为了增进中法两国议会的友谊,同时,领事先生还想将一位来自云南的贵客介绍给黎议长认识,那位贵客名叫陆荣廷,以前担任广西提督,此次到沪,他是顺路过来,宴会结束之后,他马上就要去北京,拜会民国大总统先生,在去北京之前,他想与黎议长做个朋友,请黎议长务必赏脸,法国租界当局将全权负责黎议长的安全保卫工作。”

    那参赞说完,黎元洪与杨度‘交’换了一下眼‘色’,两人心中都是奇怪,不知道陆荣廷为什么突然要去北京,而且他们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陆荣廷跟法国人走到了一起。

    陆荣廷自从**之后,一直率军盘踞在云南南部地区,依靠法国印支殖民当局的支持与共进会对峙,作为一个联合阵线的对头,甚至是敌人,陆荣廷在这个时候去北京,他就不怕被赵北扣押?

    让人费解,黎元洪和杨度都陷入了沉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