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6章 洮南(2 / 3)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明得多,至少不会四面竖敌。

    王永江一出山,剩下的事情就容易许多,在王永江的帮助下。许多被吴俊升罢黜的官员纷纷聚拢到张作霖身边,为他的战略计划出谋划策,以便早日将整个辽宁纳入北洋第十六师的势力范围。

    现在吴俊升依然署理着东三省总督的职务,中枢既没有流‘露’出让他滚蛋的意思,但是也没有明白说过要继续保留这个“东三省总督”的官位,前段时间就在传闻,说中枢打算撤消“东三省总督”,改以省长负责民政、财政,督军负责军事事务,所以,吴俊升可能很快就会下台,到了那时候,或许就是张作霖做“辽宁王”的时候。

    明白了这个背景,也就明白张作霖为什么将第十六师的师部和辽宁镇守使府设在洮南,而不是省垣奉天。

    张作霖是想避免与吴俊升过早的直接接触,修养生息,保存实力,以便在关键时候以雷霆万钧之势扑向奉天,做他的“辽宁王”。

    也正因此,王永江这帮辅佐枭雄的文人也在洮南。

    现在,王永江就坐在第十六师的师部里,替张作霖批阅一些政务公文,这都是关于民政事务的公文,现在的辽宁,基本上被吴俊升和张作霖一分为二,东边是吴俊升的地盘,西边是张作霖的地盘,双方井水不犯河水,现在基本上相安无事,而在辽西地盘上,张作霖最近正在督促军队训练,这民政的事务自然只能全权‘交’由王永江处理。

    王永江处理民政事务自然是得心应手,这让张作霖很满意,而王永江也一心要报答知遇之恩,今天按说轮到他休息,可是他还是来到师部,亲自批阅公文。

    正忙着就一份旗地拍卖文件批注意见。一名张作霖的副官匆匆走进师部,将一封电报‘交’给了王永江。

    “王先生,咱们大帅叫我把这封电报拿给你,叫你见了电报之后,马上去见他。刚才去你家里,你不在,一打听,才知道你在师部,早知道的话,我就直接过来了。”

    王永江接过电报,向那上头扫了几眼,心中也是一凛,于是二话不说,戴上帽子就跟着那副官离开师部,骑马赶去校场。

    张作霖就在校场练兵,见王永江过来,指指校场边的一座草棚。

    王永江先进了草棚,在一张长凳上落座,不多时,张作霖也走了进来,还没坐下,就将军帽一扔,骂了几句。

    “妈了个巴子!吴光新那小子要到山海关,现在拍电报过来,叫老子去山海关迎接他,这叫个什么事?论岁数,我比他大五岁,论资历,老子当年拉队伍的时候,他小子兴许还在玩‘尿’泥呢。现在倒好,都是师长,他吴光新反倒要我去迎接他,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王永江捡起滚落到脚边的那顶北洋军帽,放在桌上,看了眼张作霖,不紧不慢的说道:“雨帅,吴光新架子大,那是他不知天高地厚,你骂一骂倒也没什么,不过在卑职看来,吴光新率领国防军暂编第105师开到山海关,其中似乎是有深意啊。”

    “什么深意?剿匪?咱们不是在这里么?用得着他们么?现在从山海关到锦州,一直到这洮南,都是十六师的防区,用不着别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张作霖在王永江身边坐下,叫来一名马弁给他锤‘腿’。

    “最近‘关外旗人’闹腾的很凶,背后未必没有日本人的指使,中枢调105师到山海关,或许就是为了以防万一,现在广东那边的‘乱’局尚未平息,中枢自然不希望东三省现在再出现什么事变,派兵威慑也在情在理。”

    王永江的话让张作霖有些奇怪,听对方意思,他似乎是支持中枢派兵过来的。

    “你的意思是,让我去山海关见见吴光新?”张作霖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不仅要去见他,还要带些见面礼过去。吴光新不比别人,他是段祺瑞的小舅子,靠山硬,路子广,与他‘交’往,将来未必没有好处。”

    “靠山硬?岷源老弟,你这话说得可有些冒失,现在北洋已经完蛋了,段祺瑞光顶着一个‘陆军总长’的帽子,其实就是面人一个,想怎么捏,这得看那位赵大总统的意思。”

    “话不能这么讲。雨帅,说句不好听的话,吴光新不算个人物,可是咱们现在连吴光新都比不了的,吴光新好歹有中枢撑腰,咱们若是怠慢了他,中枢那边也不好‘交’代啊,何况,现在吉林镇守使冯德麟正与吴俊升眉来眼去的,咱们现在要想找个靠山跟他们对抗,中枢政fǔ就是咱们唯一的靠山。”王永江分析道。

    “可是,前几天那个日本‘浪’人过来说过……”张作霖迟疑着说道。

    “雨帅,日本的心思咱们心里都明白,他们巴不得咱们越‘乱’越好,方便他们日本人上下其手,吞并东三省,咱们可不能被眼前的蝇头小利给‘门’g了眼,好歹咱们是中国人,利用日本人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日本人跟中枢作对,咱们可就得躲得远远的,免得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国人唾骂,被中枢声讨,那样的话,天下虽大,却已无我们容身之所。”王永江正‘色’道。

    “你的意思我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