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8章 下马威 下(2 / 3)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回头再跟你唠咦。现在我要赶着去见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吴光新,无论如何,咱们也要赶在吴俊升和冯德麟之前跟中枢搭上线说上话,有了中枢给咱们撑腰,咱们跟吴俊升和冯德麟对扛起来的时候才有底气。”

    张作霜,丁嘱张景惠几句,然后弛马奔进山海关,去见吴光新。

    此时吴光新已经在营房里布置接防事宜,闻知张作霜赶来拜访,虽然惊讶于对方的行动之快,不过也没怎么将对方放在眼里,毕竟,他是中枢派来的师长,靠山硬。背景深,绝不是几个关外的马匪头子可以比的。

    跟吴光新的副官走进司令部,张作霜这才发现,他并不是吴光新会见的第一位来自关外、口外的客人,此时,吴光新正与张廷赞坐在

    张廷赞是热河“黑马队”的一名翼长,过去曾与张作霜一同在草原上剿过匪,两人认识,但是却说不上有什么交情。

    所谓“黑马队”是一支口件的骑兵部队,因为官兵所骑战马均为黑色,故此得名“黑马队”这支骑兵部队常年驻扎在口外热河地区,因为共有八营,因此又称“口外八营”

    热河隶属于直隶,因在长城之外而称“外直隶”因为是草原地区,以前向无驻军,清朝建立之后,为了加强与蒙古王公的联系,每年夏季清朝皇帝都会到热河避暑。初秋返回北京,在此期间,清朝皇帝与蒙古王公齐集热河,打猎、游玩。以此培养感情,加强满蒙联系,以便维持草原地区的稳定局面。不过随着王朝的没落,到了清朝末年,清朝皇帝就不怎么去热河避暑了,蒙古王公通常都是赶到北京觐见,途中也会在热河逗留几日以作休整。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口外局势混乱,土匪蜂起,地方治安已无法维持,严重影响了山西商人在口外的商业秩序,为了稳定局势,以晋商乔家、运家、曾家为首的八家晋商出面,每家出资白银一万两,一共八万两,交与地方官,以这笔资金组建一支维持地方治安的骑兵部队1这便是“黑马队”的由来。从此之后,正因为这些晋商的协饷。热河才拥有了自己的军队,虽然不是国家供养的经制军队,但是用来保障地方安全已是足够了。

    这支骑兵部队由晋商供养。所以,晋商买卖的兴衰直接关系到这支部队的生死存亡,最近几年。银行兴起,晋商票号衰落,再加上局势的动荡。山西商人实力大减,已有意从口外撤退,如此一来,这“黑马队”的军饷来源就成了问题,此次赶来拜见吴光新,这张廷赞就是冲着军饷来的。

    见张作霜也赶了过来。张廷赞急忙起身相迎,双方客套了几句之后,再与吴光新见面,不过吴光新可不似张廷赞那般客气,上来就是一个下马威。

    “张师长。最近关外土匪猖横,你的部队是干什么吃的?都是饭桶

    吴光新这话简直就是指着和尚骂贼秃了,张作霜当时就把脸拉了下来,如果不是身后的王永江急忙替他接了口的话,恐怕他当场就要发作

    。

    “吴师长钧鉴。关外土匪倡顾,这是当年日俄开战时落下的局面,前几年稍微平静了些。可是自从革命以来,关外大批部队南下作战,地方无人弹压,这匪患自然也就加剧了,不过现在第十六师正在张镇守使的指挥下进击各地匪队,相信用不了多久,这地方上的匪患就会消除。”

    王永江说得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吴光新之所以冲着张作霜发下马威,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关外的匪患,而是别有所图。

    “关外土匪多半骑马驰骋,步兵难以对抗,现在中枢下定决心要在东北剿匪,这就需要组建骑兵。可是中枢财政困难,一时筹集不了那么多的战马,想向口外购马,却又因为土匪猖檄而马价高昂。现在中枢派吴某率军驻在山海关,就是要出关剿匪的,中枢要我在一个月之内筹集至少两千匹好马,我是一筹莫展,如果组建不了骑兵部队,我就无法出关剿匪,就靠你们十六师那帮乌合之众,什么时候才能剿灭关外的那些土匪?”

    吴光新这摆明了是敲诈。张作霜和王永江心里都很清楚。

    王永江拉了拉张作霜。向吴光新说道:“吴师长不必忧虑,我们十六师有多的战马,两千匹战丐不是问题,只要吴师长在中枢那边多多美言几句,这两千匹战马。我们十六师双手奉上。”

    张作霜听了这话,心中一阵抽搐,那两千匹战马是他前不久按集过来的,那是准备装备张景惠的部队的,但是现在,王永江轻飘飘几句话。就把这些战马拱手让给了吴光新,这未免有些慷他人之慨的味道。

    不过张作霜也明白,现在这个时候,吴光新确实不能得罪。否则,中枢那边不好交代,毕竟。现在君臣名分已定,不把中枢放在眼里,一旦中枢解决了广东事变,那么,或许下一步就是收拾他张作霜了。

    “是的,我们十六师还有多的战马,可以交给吴师长,装备1师。”张作霜也急忙附和王永江的话。

    但是吴光新却将头摇了摇,说道:“国防军暂编1伤师是步兵师,用不了那么多战马,这两千匹战马我是替别人要的。”

    “别人?还有部队要到山海关?”张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