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8章 南北商帮 下(2 / 2)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少成品,制造这些成品需要多少原料、多少人工,这都仔细计算过,如此一来,工厂既不必担心产品卖不出去,也不必担心原料进多了烂在仓库里,这个办法好,用军政fǔ的话来讲。这就是‘照着计划生产’,效率最高,而且统一价格,能与洋商竞争。”

    “如此说来,这利润怕也是定下来的,想卖高价也不行啊。”

    韦紫峰也是商界翘楚,刘人祥一说,他立刻抓住了这里头的关键。

    “赚一文是一文,不论你赚不赚钱,这工厂开工一日,就有成本,就有捐税,再说了,限制的利润也只限于给军政fǔ的订货,你向民间销售,谁管你价格啊?”

    “若真如刘兄所言,那么,这个‘四年工业发展计划’倒是大有可为。”

    “何止是大有可为,依我之见,若是眼光准,将来这些工厂里未必就不会出现托拉斯、辛迪加。”

    见刘人祥非常乐观,韦紫峰却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刘兄,这谈何容易啊。如今洋商遍地,咱们无论如何也斗不过洋商的,人家不仅资本大,而且背后有政fǔ撑腰,咱们中国商人比不了啊。”

    “你这算什么话?咱们中国商人过去是一盘散沙,现在中枢这个‘四年工业发展计划’既然拿出来了,这就是要把咱们拧成一股绳,如此一来,咱们未必不能与洋商一较高下。况且,现在共和了,不是过去的满清朝廷了,这中枢政fǔ也是要给咱们商人撑腰的。你看,这不,日本元老伊藤博文遇刺案马上正式开始审理,现在。司法部、外务部一致拒绝让日本法官参与审判,也没见日本政fǔ怎么着么,由此即可看出,这中枢政fǔ也是不怵洋人的,至少不怵东洋人。”

    刘人祥拿起桌上一份报纸,指着那头版头条,继续为韦紫峰打气,不过他本人的心里也是有些奇怪,不知道日本人为什么突然消停下来了,现在伊藤博文遇刺案眼看着就要进入审理程序,不仅法庭没有设在东‘交’民巷使馆区,而且就连主持审判的法官、起诉被告的检控官、为被告辩护的律师等关键人物,那都是清一‘色’的中国人。

    “这事确实希奇,日本政fǔ装聋作哑,其中必有蹊跷。”韦紫峰也是若有所思。

    ……

    就在刘人祥和韦紫峰琢磨着伊藤博文遇刺案审理程序中的蹊跷之处的时候,一个外国人也在思考着这件案子。

    这个外国人就是朱尔典,英国驻华公使。

    当得知中国司法部正式决定由中国法官全权审理伊藤博文遇刺案之后,朱尔典也是非常惊讶,因为按照之前与北洋中枢政fǔ的口头约定,这个法庭应该由一名中国法官和一名日本法官共同主持,而负责提出控告的检控官也应该由中日两国司法部‘门’各派一人协同工作,就连法庭也应该设立在东‘交’民巷使馆区,以示“公正客观”。

    但是现在,中国中枢政fǔ突然改变了主意,将日本人一脚踢到一边,打算独自审理这件国际刺杀案了,而且,法庭也不再设在东‘交’民巷使馆区了。

    在法律界人士看来,这件事有两层含义:第一,中国中枢政fǔ决定对这件国际刺杀案行使司法主权,这表明,共和之后的中国正在努力向“文明世界”学习,用“文明世界”的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第二,考虑到伊藤博文是在北京大前‘门’火车站遇刺身亡的,那么,这件案子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应该由中国法庭审理,任何外国的干涉都是无法在法律层面站得住脚的。

    更为重要的是,从中国中枢政fǔ的这个决定里,国际法律专家们也看到了这个政fǔ的自信,他们一致认为,中国的法律界和政fǔ试图通过对这件国际刺杀案的公正审理向外国政fǔ表明这个国家已经在向“法治”迈进,那么,以后的“治外法权”就是值得商榷的了。

    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外‘交’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