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3章四两搏千斤 上(2 / 3)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对于这位由总统一手提拔的外交界后起之秀,唐绍仪倒是很说了些场面话,这让伍氏父子心头都是暖意融融,本来还对爱子失去到英国留学深造机会略有些惋惜的。但是现在,伍廷芳已不怎么在意公费留学的事情了。

    双方略微聊了聊外交方面的事务,然后话题就转入了最近的国内局势。

    伍廷芳拿出一份新出版的报纸,递给坐在一边的唐绍仪;说道:“少川,这是网出版的《顺天时报》,看看日本人是怎么评价前几天你跟俄国公使签订的那个。“库归铁路合作计划”吧。他们是指着你的鼻子骂你呢,就差给你戴一顶“汉奸。的帽子了。”

    “汉奸?即便唐某做法有失妥当,也轮不到日本人给我戴这顶帽子吧?”

    唐绍仪苦笑,接过报纸,看了看,但是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完全没有勃然大怒的意思,这让一旁陪坐的伍朝枢有些诧异。

    “唐世叔的涵养真好。若换了是我,我肯定要拍案而起的。”伍朝枢说道。

    唐绍仪放下报纸,说道:“我这倒不是什么涵养好,而是麻木了,被人骂得麻木了。”

    “弱国无外交啊。朝枢,这句话你要记住,娜甘咱们国家大虚弱了,做外交官的就是要做好被人骂的准备,四皮薄的人做不了外交官,不会演戏的人也做不了外交官。你唐世叔这是在替人挨骂呢,真正做出决策的是中枢,签订协议的是你唐世叔,旁人不敢明目张胆的骂中枢,那么,也只好委屈你唐世叔了。”

    伍廷芳也是苦笑,连连摇头,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

    唐绍仪也是摇了摇头,说道:“文爵兄,你的话说得也不全对,对于中枢的这个决策,我本人也是赞同的,现在东三省局势太微妙了,“关外八旗。虽已被各国明令取饰,但是在日本人的庇护下他们仍在辽南上蹿下跳。现在要想将一场大变乱消饵于无形之中,仅靠德国、美国的支持是不够的,咱们还必须借助更多的外力,鉴于俄国在东三省北部仍有相当之力量。那么,中枢给些好处给俄国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则自从日俄战后,日本小俄国已签订协约,而且据说还附加有秘密条约。如此局面之下,这驱虎吞狼之计只怕很难奏效啊。不知总统先生是否明白这一点?”伍廷芳说道。

    “总统也是明白这一点的,不过他也告诉我,他觉得俄国跟日本是貌合神离,只要俄国还占着东三省北部,那么,日本跟俄国就做不到真正的信赖,关键还是一个,平衡,再说了,日俄战争的惨败差点就使俄国一蹶不振,俄国人对日本军队之战斗力是刻骨铭心。岂会不提防日本?据我所知。日本一向对西伯利亚也是垂涎三尺的,现在只是因为实力不够,这才收敛了贪婪之心,这一点,想必俄国政客也是看得明白的,他们绝不会眼睁睁看着日本鲸吞东三省。”

    “只是如此一来,却是委屈少川背上了“卖国,的骂名了。前几天报界还没怎么骂你。现在这日本人的《顺天时报》一开骂,我看,国人办的报纸也会跟着骂起来的。”

    见伍廷芳摇头叹息,唐绍仪却是淡淡一笑,指了指那份日本外务省在中国行的华文报纸,说道:“文爵兄,你别看日本人上蹿下跳,可是现在国人里头,真正骂我是“国贼。的确实没几个,除了少数南方报纸之外,多数报纸都持公正立场,说我是“功过相抵”算不上国贼。至于日本人么,他们是受了气,想找个。泄的对象而已,总统他们招惹不起,只好来招惹我了。”

    伍廷芳点了点头,说道:“也是这么个道理。多亏前几日中枢与日本政府达成了妥协,“薪州事变。得以顺利解决,日本驻华公使正式就此事向我国政府和国民道歉,咱们中国人这么些年来。什么时候看到外国公使给咱们道歉?现在国人觉得外务部这件交涉办得不错,如何评价少川,这人人心中自有一杆秤。“崭州事变”少”是劳苦功高,连我也是佩服的。”

    唐绍仪又摇了摇头,说道:“文爵兄谬赞了。其实“薪州事变,交涉顺利的原因不在于我,也不在于外务部,而在于总统府。这里没有外人,我也就跟你实话实说,此次日本人是被总统抓住了小辫子,总统又把这根小辫子拿给了英国政府看,英国人不乐意了,所以才向日本政府施加外交压力。敦促其尽快结束交涉,结果,这日本公使才正式就“崭州事变。向我国政府和我国国民道歉。”

    “总统亲自主持此事?”伍廷芳有些惊讶。

    “说起来也不复杂,不过就是一个利益交换。总统保证,如果日本政府派人向我国政府就“薪州事变。一事正式进行道歉的话,那么他就不揭露日本政府策利“广东事变,的真相,不然的话,总统就要将这件事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让国人都知道,是日本政府在阻挠中枢统一国家,总统将煽动民族和国家主义情绪,然后正式与日本断绝一切外交关系,如果日本想打仗,总统也绝不会胆怯,总统将率领我国国民与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

    唐绍仪简单介绍了一下“广东事变”与此次日本驻华公使就“薪州事变”向中国道歉之间的关系,对于赵北的这个“利益交换”他是非常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