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1章 四万万 上(2 / 2)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作用之下的“和平”注定是脆弱的,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这种“和平”局面就无法维持了。

    1910年,奥斯曼帝国控制的马其顿地区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民族与宗教冲突,巴尔干地区的“和平局面”就此打破,而随后爆发于1911年的意大利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战争进一步加剧了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由于在战争中奥斯曼帝国连吃败仗。巴尔干各国都有趁火打劫的念头,于是在1912年3月,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签定了军事同盟条约,通过这一条约,两国在政fǔ公文和地图上瓜分了马其顿地区的大部分领土,只留下一小部分有争议的领土等待将来俄国沙皇的“裁决”,以决定该领土的最终归属以及塞尔维亚能否在亚德里亚海拥有一个出海口。

    这份同盟条约的签定,无疑在巴尔干这个“欧洲火‘药’桶”上‘插’上了一根导火线,使得巴尔干地区愈发显得动‘荡’起来,欧洲各强国的政客和外‘交’官们不得不加紧斡旋,以避免一场可能导致欧洲冲突的巴尔干战争。

    但是欧洲强国外‘交’官们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因为就在前几天,从巴尔干的那些宫廷里传出消息,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又签署了一项新的军事协定,而与此同时,巴尔干地区的另外两个小国希腊和黑山也正在与保加利亚进行着迫不及待的磋商————这一切表明,一场针对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战争正在紧锣密鼓的策划,为了击败奥斯曼帝国,巴尔干地区即将出现一个“巴尔干同盟”。

    如果认为“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只是他们之间的事情,那就大错特错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加入“巴尔干同盟”的那四个巴尔干国家都属于外‘交’上的骑墙派,是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都在极力拉拢的对象,对这四个国家的态度很可能将最终决定在将来的欧洲大战爆发的时候谁将拥有更多的盟友。

    所以,最近这几天里,欧洲各强国的外‘交’官们都开始了忙碌,作为对欧洲乃至世界秩序都有直接影响的强国,英国和德国都向驻华公使发出了措辞严厉的训令,命令驻华外‘交’官们务必在巴尔干局势明朗之前解决中国与日本之间的问题。

    英国公使接到的训令是:“无论如何都必须尽快平息事态,维持远东稳定,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战争。”

    德国公使接到的训令是:“务必利用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强中国人尤其是那位总统先生的好感,以便为德意志的全球战略服务,必要时,可以给中国人强有力的外‘交’与资金支持,如果阁下认为有必要的话,东北亚地区可以爆发一场地区‘性’武装冲突。以便转移俄国注意力。”

    明白了两位公使先生的使命,那么也就不难理解这一号办公室里刚才的诡异气氛了,因为英国政fǔ的政策是避免战争,而德国政fǔ的政策却是不反对战争,这是针锋相对,这虽然不符合欧洲利益,但是却符合赵北的利益。

    虽然现在不是与日本开战的最好时机,但是作为一个历史的穿越者,赵北心里非常清楚现在的世界局势,他之所以在对日‘交’涉中不断的做出强硬姿态,就是看到了欧洲的微妙局面,他相信,只要架势做足,并谨慎的对待局势的发展,那么,或许可以通过英国政fǔ继续向日本政fǔ施加压力,迫使其在‘交’涉中做出重大让步,以此增加总统的威望,并进一步借此加强对中枢权力的控制,完成他的下一步战略。

    退一步讲,即使这次外‘交’冒险没有取得成功,并进而导致了中日战争的爆发,赵北也不会退缩,因为他已明白德国政fǔ的远东战略是什么,一旦战争真的爆发,德国的支持将是强有力的,但是这只是一个次要因素,更重要的因素是,赵北坚信,他的身后站着国民,四万万正在觉醒的国民,这才是他最看重的资本。

    有四万万人的支持,这信心就是十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