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0章 指点江山(2 / 3)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出于总统一人之手,国策亦由总统一人制订,如此才能国泰民安。天下无事,若干年后,国家富强。国民睿智,届时,再行宪政,还政于民,则总统便可名垂青史了。”

    杨度越说越兴奋。赵北很快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杨度这是在劝赵北搞独、裁呢,所谓“刮政”其实可以看作是“独、裁”的同义词。

    虽然面无表情,可,心北的心里却是非常的高么叫”雪中送炭。这就是

    其实赵北早就在头疼现在的这个政体问题,按照宪法精神。现在的国家是宪政,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也是分开的,表现在政治权力的分配上,就是总统要接受国会的监督,重大决策也必须接受国会的审议,虽然赵北当初早就通过袁世凯和北洋集团之手在宪法里头埋伏下一个“总统制”的先招,可以有效的控制国会,而且,由于联合阵线占据国会议席多数,因此,目前的这个国会只是赵北手里的木偶,现在的政体,实质上就是政,但是没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是可以扯皮的。本站斩地址已更改为:脚联凹鹏嵌请登6圆读

    国会现在是木偶,但是这个木偶终究是有自己的思想的,联合阵线也绝对不是铁板一块,这一点。从前不久的外蒙古风波就可以得到证明。考虑到长远利益,赵北早就在谋“进一步削弱国会权力和影响力的行动,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底下可以看出总统心思的部下也一直没有出现,再加上这两年里政治力量的整合尚未完成,因此,赵北也就一直隐忍着没有采取关键性的行动。

    现在,杨度突然主动站出来,劝总统再大光明的推行“政”大权独揽,以一人号令天下。完全踢开那些阻挡总统政策推行的绊脚石,以最高效率完成国家的崛起战略,并在适当的时候还政于国会,届时。真正的宪政时代就到了。

    赵北有些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他将杨度放到现在这个位置上,初衷就是让这个。“君宪先锋”为他的大权独揽冲锋陷阵,因为在历史上,这个杨度就是袁世凯搞“洪宪帝制”时的急先锋,是帝制失败之后被共和政府通缉的“帝制六祸”之一,这个人,他的政治主张确实非常适合强人政治。

    当然,袁世凯称帝失败。这不能怨杨度,只能怪袁世凯目光短浅。没有看清时代潮流,而且北洋集团内部也不团结,段棋瑞那帮北洋元老带头挖袁世凯的墙脚,洪宪帝制要是能成功才叫怪。

    这就是前车之鉴,赵北当然不会重蹈覆辙,他不想称帝,也不想家天下,这些过分的妄想在时代的脚步面前已不现实,赵北只是想做一段时间的政治强人,将全部大权掌握在手里,以方便推行他的政策,充分利用历史给他的机会,将这个虚弱的国家带上强国之路。

    所以,只要这个“共和宪政”的帽子不扔,赵北推行“政”的行动未必就不会成功。毕竟,他现在已有足够的威望,手里的军事力量也远比历史上的北洋强大,团结在他身边的忠诚部下也远不是段棋瑞、冯国障那帮与袁世凯貌合神离的人可以相比的,如此综合考虑之下,这杨度的建议就显的非常及时和明智了。

    或许是见赵北沉吟良尖。杨度便又催促总统下定决心。

    “这两年里,总统主持工业建设,支持地方自治,改善国家形象。推行现代法律,提倡文化教育,种种举措,都深得民心,所谓“万民景仰”若不趁此良机一举决定大势,以后再有风吹草动,这“政,就不易推行下去了。度以为。以目前我国国民之素质,尚未到全面实行宪政之时,就以国会那帮前清遗老遗少的眼光和手段,他们只能捣乱,不能建设,这个国家,现在还是需要一位说一不二的强人领袖的。”

    见杨度不像是试探,赵北决定亮出部分底牌。

    “哲子,你这话说得有些道理,但是这件事情不能心急,许多时候,稳扎稳打才是正道。关于“政,一事,我确实考虑过,不过目前人心到底如何,我也拿不定主意。既然你也说政比较现实,那么,不知你肯不肯为我奔走此事?”

    “如何奔赵”

    杨度问道,虽然表情很平静,可是心头却是狂跳起来,这次过来跟总统进言,他是借着酒劲过来的,虽然“政”确实是他的主张,但是他心里也多少有些赌一把的心思,现在看来,他还是摸准了总统的心思,这次投机可以说非常成功。

    “先造舆论。”赵北站了起来。

    “舆论好说,但是先从何处着手呢?”杨度问道。

    赵北背着手来回踱了几步。然后停住脚步,说道:“先从经济达省份着手。现在江苏省长人选尚未确定,不知哲子能否替我去江苏走走?”

    这话里的意思非常明白,赵北打算让杨度去做江苏省长,并利用这个机会在当地大造舆论,为赵北的“政”制造民意。

    “度愿为总统效大马之劳。”

    杨度急忙站起,深深一稽。心中非常兴奋,他本来就想外放它省。做些务实的事情,现在,他不仅实现了这个愿望,而且也进一步取得了总统的信任,以后,这仕途走的就更稳当了。

    杨度放下了心思,这烦闷感觉立刻消散,心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