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1章 南洋攻略 上(2 / 2)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意点明,“海圻”号将在这里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招待当地的华侨代表,借此向这些海外游子表达中枢的谢意,当年的**党人反清起义,如果没有这些南洋华侨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而现在,国内的工业建设与实业投资更是离不开这些眼光更加开阔的华人支持。

    当然,“海圻”号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访问南洋”,并不只是团结华侨,这艘军舰还有更重要的一项任务。一项战略任务。

    现在,就在“海圻”号的底舱和煤舱里,装着数十只大木箱,里头装满了手枪、步枪,都是清一‘色’的日本军火,这些军火并不是为水兵们准备的,也不是为南洋的普通华侨准备的,它们的用途非常神秘,就连执行这个军火运输任务的黄钟瑛也不清楚,他只知道此次行动的代号是“墨斗鱼二号行动”。

    唯一清楚“墨斗鱼二号行动”细节的人恐怕只有那位田局长了。

    田局长就是田劲夫,军事情报局的局长,“海圻”号在青岛加煤加水的时候,田劲夫就登上了这艘巡洋舰,也正是他将这些伪装成猪鬃货箱的军火箱带到了军舰上,而现在,这位军事情报局的特务头子就在“海圻”号上。

    “去,请田先生过来,请他到舰桥上来。”

    黄钟瑛向身边那名副官下达了命令,现在田劲夫的身份是一名报社记者,随舰采访,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人其实也就是黄钟瑛一人而已,就连舰长也不知道田劲夫到底是干什么的。

    不多时,田劲夫跟着副官登上舰桥,短袖衬衫、洋装短‘裤’,头戴草帽,左肩背着只公文包,右肩背着一架沉甸甸的新式照相机,确实是副记者打扮,而且洋味十足,很难让人相信他不是一位记者。

    “黄司令,这就是新加坡港?什么时候可以去城里逛逛?”

    上了舰桥,田劲夫二话不说,先举起照相机,给那港口来了一个特写镜头,这个举动让黄钟瑛会心一笑,虽然不清楚田劲夫此举是否只是在做戏,不过他也明白。对于田劲夫这个安徽人而言,如果想到新加坡城里去逛一逛的话,没有一位福建或者广东方言的翻译是不行的,毕竟,南洋华侨中,以福建籍和广东籍居多,而这两个省份,偏偏又是方言较多的地区,虽然可以通过笔谈的方式进行‘交’流,可是毕竟不是很方便。

    考虑到这一点,黄钟瑛吩咐副官为田劲夫找来了几名福建籍和广东籍水兵,让他们换上便衣,跟随田劲夫这位“记者”到新加坡城里去逛逛。

    田劲夫倒也没有客气,等军舰抛锚停机,英国海关人员与海军军官在军舰甲板上晃悠一圈之后,田记者便带着那几名方言翻译上了‘交’通艇,跟着黄钟瑛一起去海关办理相关手续,然后,以采访华侨的名义晃晃悠悠带着翻译离开了港口,往新加坡城里赶去。

    现在的新加坡是英国在远东地区的重要据点,英式风格的建筑颇有一些,不过这里毕竟是南洋华侨的重要根据地,中式风格的建筑也是随处可见,如果不看那些满街的英国兵、印度兵的话,田劲夫几乎可以将这里看作是中国的南方地区。

    田劲夫与翻译们在城里兜来转去,在确认没有被人跟踪之后,便一路打听,终于‘摸’到地方,在一间中‘药’铺前停住脚步。

    抬头望去,那招牌上写着“新福州国‘药’铺”六个金光大字。

    田劲夫迈步走进中‘药’铺,那伙计立刻上前打招呼。

    “请问,你们掌柜在不在?你去跟他说,我是从国内来的记者,是黄乃裳先生的朋友,是他介绍我过来的。”田劲夫将名片递了过去。

    那伙计不敢怠慢,急忙去找掌柜,片刻之后,那掌柜过来,打量了田劲夫几眼。

    “先生是黄阿叔的朋友?”掌柜问道。

    “这是黄先生的亲笔信,掌柜的看过便知。”田劲夫拿出一封信,‘交’给了那掌柜。

    掌柜拆了信,仔细看了看,然后将信收起,向里间一指。

    “原来是田先生,鄙人黄秋元,是黄乃裳先生的族侄,福建闽清人氏。这里说话不方便,咱们屋里说话。”

    跟着掌柜进了里间,田劲夫吩咐一人看住‘门’口,然后开‘门’见山。

    “黄先生,刚才那信你已看过了,不知你的意思如何?”

    “既然是族叔‘交’代下来的事情,我这个做晚辈的自无异议。只是不知,此次去新福州的人数有多少?”

    “不多,五百余人,其中多数是山东、河北一带的人,少数是朝鲜人。”田劲夫说道。

    “朝鲜人?是否就是高丽人?”黄秋元皱了皱眉头。

    “正是高丽人。黄先生似有难言之隐?”田劲夫敏锐的察觉了对方的忧虑。

    “实不相瞒,前段日子大批高丽人从北方转来南洋,原是说好了,让他们在橡胶园里做工,可是这些人整天游手好闲,远不似华人勤快,许多橡胶园主已是后悔,现在华人也对高丽人有些偏见,现在你要把高丽人‘弄’到新福州去,我怕这些高丽人不学好,惹了众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