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0章 无声的警告(2 / 6)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古代文化,但是现在,有一个大好机会摆在眼前,他怎会错过?

    于是。王先生突然改了主意,对副官开出条件,要么,他跟罗先生一起到总统府去跟总统商量这个考察队的事情,要么,副官一个人回去,跟总统说,罗先生没空,不去总统府。

    副官无奈,只好打电话向侍从室请示,这么一级一级报上去,总统居然点了头,于是,副官就带着两个前清遗老离开了副总统窝所,乘了汽车径往总统府而去。

    总统就在统帅堂接见了这两位国学大师,废话也没多说,批了条子,让他们自己选择考察队队员。不过领队却不是他们,而是另一位对国学小有成就的专家梁启先生。虽然王、罗二人对此任命很是不以为然,不过为免耽误行程,两人居然同意了这个任命,于是拿着条子立刻离开了总统府,生怕别人误会了什么似的。

    两位前清遗老离开总统府之后不久,副总统张塞就匆匆赶到了总统,府,要求面见总统,见了总统的面,直接就询问这个考察队的事情。

    张塞想秀明白总统想干什么,但是作为民国的大总统,以及联合阵线的脑人物,赵北确实不方便告诉对方他的真实用意,只是激行的说再家需要考察古代文化,以振奋民族精神。

    张寒对于总统的回答不太满意,他总觉得这里头有蹊跷,因为他最近正打算利用联合阵线的内部矛盾分化这个政治对手的力量,准备在国会里再组建一个反对派政治集团,而这个。集团的成员多数是文化人,其中不少对国学很是痴迷,尤以粱启为代表,但是就在刚才,当王国维和罗振玉拿着总统批的条子去国会里吆喝一遍之后,几十名国会议员立即向议长请了长假,报名加入了这个莫高窟文化考察队,而这些国会议员基本上就是张寥看中的那帮联合阵线的反叛分子,显然,一旦他们离开国会。去那遥远的甘肃敦煌研究国学和古代文化的话,那么,国民同盟分化联合阵线的这个企图就要落空了,至少是推迟了。

    很显然,总统突然在这个时候对莫高窟的研究开绿灯,这很可能是一个阴谋。

    现在有传闻,说赵北打算辞去联合阵线党魁之职,也正因此,张蔡和国民同盟才会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分化一部分联合阵线的力量,但是现在,张寒现赵北的行动又走在了他的前头。

    这似乎可以证明两件事:第一,那个赵北即将辞去联合阵线党魁职务的传闻是真的,为了保证权力过渡的顺利,赵北决定抢先下手,来个。调虎离山,分化国民同盟的力量;第二,国民同盟的阴谋可能败露了,不然总统不可能现在就采取应对措施,这就表明,国民同盟内部也有赵北安插的眼线,或者说内奸,现在国会两派之间的斗争确实已日趋激烈化。

    这让张寒非常担心,总统的这个举动本身并不是值得担心的。只要张寒愿意,他随时可以将那些报名参加考察队的国会议员挽留下来,但是,考虑到赵北一向的做事风格和行事手段,张寒认为对方肯定留有后招,一旦这一招不管用,或许,总统会采取进一步的激烈行动,以保证联合阵线对国会的绝对控制。

    联想到上次汪兆铭遇刺案之后一系列的突事件,张寥突然一阵后怕,他认为自己已看明白了这个考察队背后的玄机。

    总统之所以这么安排,这或许就是一个无声的警告,就像上次的“国民同盟大逮捕事件”一样,这是提醒国民同盟适可而止,不然,总统下一步所要做的事情恐怕就不是那么客气了。

    想到这里。张雾匆匆离开总统府,他决定立即召开国民同盟会议,警告盟员,非常时玄,千万谨慎,现在这种时候,以观望为上策,避免上次“国民同盟大逮桔”重演,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到下届总统选举开始之后,只要国民同盟能够坚持到那时,那么,这政局未必不能扳过毛

    虽然这个想法有些天真。不过这恐怕是国民同盟唯一的选择,或许王国维说得有道理,掌握兵权印把子的人没有几个好说话的,政治本身就是建立在暴力基础之上的。

    院深深,捧荫几平宗今遮蔽了阳光,将那间书房很好雕…川浑来,虽然天上骄阳似火,但是书房里的温度确实不算高,所以也不需要开电风扇。

    其实,之所以没有开电风扇,更多的原因是不想让风影响到桌上那张宣纸,以免破坏了书法艺术的高雅。

    这里是民国副总统张寥先生的京城需所,现在,正在书房里写字的人却不是张副总统,而是一位对国学颇有研究的大师,名叫王国维,至于张副总统,则站在他的身边。而在集副总统的身后,还站着一人,却是另一位国学大师罗振玉先生。

    “劝君莫厌尊蕾大,醉倒且拼花底卧。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王先生现在写的却是一《玉楼春》。虽然遣词造句很是工整,但是词中透露出来的那丝哀愁有些让人摇头。

    等写完了这词,张副总统不由摇头感慨。

    “伯隅,你最近心情可是不佳啊,不然,怎么每日所写的词总是如此忧愁呢?”

    “你怎知这是忧愁,而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