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3章 仅此而已(2 / 3)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能放弃最后的和平希望。

    但是列强能调停成功么?对此,熊希龄和梁士诏是持怀疑立场的,他们很清楚这位总统先生的性格与做事风格,其他人或许认为“六二六事变”之后,日本政府将采取主动,但是他们却知道,在事变生之后,采取主动的是赵北。如果中国与日本真的爆战争的话,打响第一枪的应该不是日本政府。

    这也是国家机密,谁也不能说,心里明白就行了,作为财政部的高官,两人所能做的就是静观其变,并利用对内幕的掌握尽快抛售那些烫手的股票和资产,谁也不知道这场仗到底会川一久。虽然中枢和总统都认为战决最好,但是他们也,心”。目前的情况下,一旦战争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战争、恢复和平,这主动权并不完全掌握在中国手里,日本毕竟是一个列强虽然是列强中实力最弱的一个“但是国力还是摆在那里的,中国毕竟是一今后进国家,太多的牵绊都会对这个国家的一切对外行动造成影响。

    既然财政部已完成了大部分工作,那么赵北也就适时结束了这次会谈,送走了熊希龄和梁士语,他又返回了一号办公宴,并在那里处理公务,直到下午四点钟,随着田劲夫的赶到,总统才得以从那案犊的文字工作中解脱出来。

    田劲夫是刚刚从武汉返回北京的,此次“六二六事变”军事情报局起了关键作用,现在,田局长就是来向总统汇报工作的,并将武汉目前的形势做一番详细的介绍。

    随着报告放到总统办公桌上的还有厚厚一摞照片,这都是“六二六事变”中由中国随军记者拍摄的新闻照片,其中的多数目前仍未公开见报,国民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连赵北中午看的报纸上,也没有登载这些照片。现在,赵北对“六二六事变”的惨烈程度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从照片上看,半个汉口日租界基本上变成了废墟,日本人的抵抗似乎非常激烈,战斗虽然持续时间不长,可是战斗的惨烈程度确实不是以前那些内战可以相比的,这似乎要归咎于喷火器,而且考虑到日本风格的房屋多半以木头建造,在喷火器面前,便如同纸糊的一般。

    与其它列强国家不同,日本在华租界聚居着大量桥民,这些人多数来自于日本的社会底层,日本政府完全是以经营殖民的的心态经营着租界,所以,在“六二六事变”中,日本侨民承受了很大损失,根据军方初步统计结果,在整个镇暴行动中,共击毙日本暴徒五百余名,抓捕一千余人,嫌疑分子目前仍在甄别中,经过这一战,整个华中地区的日本侨民如同惊弓之鸟,纷纷逃往长江下游,很多人甚至去了台湾,显然,这一仗的震慑力相当惊人,虽然使日本政府警慢起来,但是考虑到国防动员体制,日本如果想完成国防动员,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在这期间,中日战争气经打响了,赵北不会给日本政府留下充裕的反应时

    。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开战日期就定在最近几天了,至于到底是哪一天,还是需要等待总参谋部决定,这要考虑到很多方面,比如说部队的集结、天气的可能变化等等,现代战争就像一部精确的钟表,任何一点小小失误都可能造成战场上的劣势,在战争中,哪一方的错误少,哪一方赢得最终胜利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对军事指挥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赵北可以在战略上拿拿主意,但是具体到战术层面,就要依靠那帮军校出身的职业军官了。

    田致夫用了半个小时将武汉的形势介绍了一遍,然后话锋一转,提出一个让他有些担心的话题。

    “根据目前我方的到的情报,英国驻汉领事正在组织一帮外国记者搜集“六二六事变。的材料,准备对我起一场舆论战。对此,中枢不可大意,那帮记者都是来自英国、法国、俄国,他们对我国与德国接近很是反感,考虑到国际形象问题,我认为,我方应及早准备,进行舆论反击

    赵北点了点头。舆论战的事情他早就在准备,目前尚未正式实行而已,其实在他看来。舆论战只是一个次要方面,关键还是接下来的战争结局,哪一方赢的战争,哪一方就是“国际正义”与“国际公理”的化身,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套用某位历史名人的话,“胜利者不受谴

    。

    这时,一名侍从室副官急匆匆走进办公室,面色有些古怪。

    “总统先生。刚才接到外务部电话,德国驻华公使雷克斯先生紧急拜会总统,想与总统商议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哦?昨天德国公使不是刚刚来过么?”

    赵北有些惊讶。实际上,昨天德国公使就已经当着英国公使的面亮明了德国政府对“六二六事变”的立场,在这件事情上,德国政府坚定的站在中国一边。严厉谴责日本暴民的暴行,支持中**方坚决消灭“国再流氓。”

    “外务部的人在电话里说,今天奥匈帝国的皇太子殿下在萨拉热窝遇刺身讧,德国公使就是为了这件事情而来的。”副官小声说道。

    “奥匈帝国皇储遇刺身亡?”

    田劲夫显然非常惊讶,他看了眼赵北,却现总统先生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