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1章 锦州 上(2 / 2)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总参谋部转来电报,告之蓝天蔚旅顺、大连战役的战果,蓝天蔚很清楚空军与海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旅顺、大连的日本海军舰队遭到重创,已无法为旅顺、大连的日本关东军驻防部队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按照常理,此时摆在前线指挥官面前的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加强一线兵力,变佯动部队为主攻部队。争取早日拿下旅顺要塞,‘逼’迫日本政fǔ走到谈判桌前,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第二个选择,不加强一线兵力,佯动部队依旧按照作战方案展开攻击,‘诱’使日军改变部署,打‘乱’日军参谋部的全部作战安排,在机动作战中寻找机会将日军增援过来的主力部队一口吃掉,将日本打得更疼,为中国夺取更多的利益。

    这两个战术选择从一开始就已经在总参谋部的作战室里进行过兵棋推演,按照总参谋部的意见,第一个选择是“下策”,第二个选择是“上策”,但是另一方面,“下策”却比“上策”更加稳妥,最终总统拍板,以“上策”为制订作战计划之基本依据,兼顾“下策”。

    旅顺、大连战役的消息传来之后,陆军参谋部里不少人建议蓝天蔚采取第一个选择,即“下策”,加强一线部队的力量,争取尽快结束战争,进行谈判,但是蓝天蔚在经过仔细的考虑之后,他决定采取第二个选择,按照原定作战方案进行战斗,即“上策”,这个选择与赵北的选择完全一样。

    之所以做出这个选择,蓝天蔚和赵北的出发点也是基本一致的,他们都认为,即使迅速拿下旅顺要塞,日本政fǔ和军部也绝不会就此走到谈判桌前,因为日本国内的压力太大,日本国民中狂热分子不少,日本军部更是可以利用这种情绪煽动继续作战,在旅顺、大连战役中,日本海军舰队遭到重创。几艘主力舰被击沉,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有哪个日本政客敢违抗“民意”选择和谈,所以,即使中国军队迅速拿下旅顺要塞,日本政fǔ也多半会选择继续战争,而不是迅速坐到谈判桌前,哪怕列强从中调停。

    除此之外,战区的地形特点也决定了这场地面战斗的艰苦‘性’,所谓“速战速决”,并不是说在几天或者十几天内结束战争,只要作战时间不超过三个月,中枢的战略意图就算是达到了。

    赵北和蓝天蔚都认为现在不能加强一线兵力,这是充分考虑到战场形势可能的变化的:

    如果中国军队一举攻占旅顺要塞,而日本政fǔ决定全力投入战争,那么,在旅顺、大连已经落入中国军队手中的情况下,日本军部有很大的可能不会直接反攻旅顺,日军很可能倚仗强大的海军力量对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实施登陆作战,而根据战前的兵棋推演,日本军部最有可能选择的登陆地点是江苏至福建的沿海地区,那里靠近台湾岛,对于日本而言,后勤补给较为方便,而一旦日本军队真的实施了登陆作战,那么,对于中国而言,这场战争实际上就已经开始长期化了,而这恰恰是中枢极力想避免的。

    回过来看,如果中国陆军部队不立即拿下旅顺、大连,而是按照原定作战方案将日本“关东军”拖在辽东半岛一段时间,那么,按照日本政fǔ和军部所面临的骑虎难下的处境,他们将不得不派遣增援部队前往旅顺、大连,以确保“关东州”不被中国军队收复,否则,他们将无法向日本国民‘交’代,毕竟,旅顺、大连租借地早已被日本人视为日本的“殖民地”,如果坐视不理,日本政fǔ很有可能陷入舆论攻击之中,进而导致日本政fǔ垮台,到时候局势会发展成什么样,就没人知道了。

    当然,如果不拿下旅顺、大连,日本军队也可能对中国沿海地区其它方向实施登陆作战,以减轻旅顺方向军事压力,但是这种可能‘性’不大,在旅顺之围不解的情况下,日本军队无法集中力量攻击其它地区,尤其是当旅顺港内还有一支日本海军舰队被封锁的情况之下,即使日本陆军想“围魏救赵”,日本海军却未必答应。

    所以,对于陆军参谋长蓝天蔚而言,他必须把握好一个分寸,如果日军对东南沿海地区实施登陆作战,他必须迅速吃掉辽东半岛的日本陆军,然后调集兵力南下增援,如果日军愿意僵持在辽东半岛,那么,他将想办法将更多的日本陆军吸引到辽东半岛上来,争取将其一口吃掉,让日本陆军把血在辽东半岛流个干净,彻底打垮日本斗志,一举解决中日之间那些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

    考虑到战场情况与战略决策的变化,蓝天蔚同时也决定加强对朝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渤海、黄海上的空中侦察,以便随时掌握日本军队动向,一旦日本军队有登陆东南沿海的企图,他将迅速改变目前的作战方案。

    与此同时,空军也将加强对沿海地区的空中巡逻,以保证随时掌握日本联合舰队的动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