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4章 拉拢 上(2 / 3)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大使与日本外相举行了一次外‘交’会谈,虽然他并不清楚具体的会谈内容,不过他却明白,在这种时候,日本绝不能跟德国坐到一起去,即使德国承诺放弃对中国的支持,日本政fǔ也绝对不能与同盟国集团发生任何联系,左右逢源不是哪个国家都可以玩的,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玩的,一个不慎。就会导致战略态势的急转直下,日本现在已承受不起任何国际形势的风吹草动。

    所以,面对德国政fǔ的拉拢,日本政fǔ明智的予以了拒绝。

    “请公使先生回国之后,向贵国首相先生转达我的问候,我相信,英国驻日大使先生已经将大英帝国的立场向贵国政fǔ亮明,无论如何,英国都站在日本一边。”

    朱尔典适时结束了与日本驻华公使的‘交’谈,但没等他将对方送上火车,一名日本公使馆的工作人员匆匆奔了过来。将一张报纸‘交’给小幡酉吉,并在他的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

    “八嘎!”

    小幡酉吉有些恼火,忍不住当着英国公使的面骂了一声,然后扔下那张报纸,带着随员,头也不回的上了火车。

    这列专车立即启动了,朱尔典就站在站台上,目送专车离开火车站,然后,他将小幡酉吉扔下的那张报纸捡了起来,却是一份《顺天时报》副刊,中午刚刚加印的,这份华文报纸虽然以中国人的口‘吻’报道新闻时事,但是实际上,这份报纸却是由日本外务省资助出版的。

    现在,这份《顺天时报》的头版头条刊登着一个醒目的新闻。

    “德国驻华公使雷克斯于今日表示,他正奉德国政fǔ训令,就‘交’还德国租借地青岛一事与中国中枢政fǔ进行磋商。”

    这条新闻非常醒目,想必刚才‘激’怒日本公使的恐怕就是这个新闻了。实际上,这份报纸副刊整版都是关于这个新闻的评论与漫骂,那些拿着日本外务省津贴的记者们惟恐天下不‘乱’的指出,一旦德国向中国‘交’还青岛,就意味着中国即将加入同盟国集团。

    朱尔典非常惊讶,对于德国政fǔ向中国‘交’还青岛和胶州湾一事,他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要么是《顺天时报》在扯淡,要么就是那位德国皇帝陛下又在心血来‘潮’,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或许德国人是想以这个办法‘诱’使中国加入同盟国集团,毕竟,旅顺空袭战表明,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不容小觑,同盟国集团已经看到了这个远东潜在盟友的战斗力。

    朱尔典当即决定,立刻去一趟中国外务部,向中方打听这个青岛‘交’还报道是否属实。

    朱尔典的外‘交’马车离开大前‘门’火车站,向北京老城区驶去,不过刚转上东长安街。就被那街上的人山人海给挡住了,护卫马车的英国士兵顿时紧张起来,急忙将马车转到了街边,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些‘激’动的中国人。

    “我们赢了!我们赢了!旅顺第一仗,我们中国人赢了!”

    “东亚病夫的帽子已经被中国的军人扔到太平洋里去了!从现在起,中国已不是任人欺凌的殖民地了!”

    “雄起!雄起!中国雄起!空军雄起!”

    “日本的四艘战列舰被咱们中国空军击沉在旅顺港里了!日本军舰没什么可怕,只要它们敢来,咱们的空军就叫它们有来无回!”

    ……

    坐在马车里,朱尔典听见了那些从街上走过去的青年们的高声呐喊,南腔北调,显然是在京津地区读书的学生。

    从马车的车窗里探出头去,朱尔典望了望街面上那黑压压的人群,他承认,这个场面很壮观,这支占满了东长安街的狂欢队伍足有数万人,其中以青年居多,他们一边向围观的人散发传单,一边高唱曲调‘激’昂的歌曲,虽然场面有些魂‘乱’,不过大致的秩序还是存在的,他们都在向西边走去,那里是总统府方向。

    “狂热的青年啊,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朱尔典缩回头,向后靠了靠,今天早上的报纸他也看过了,那些旅顺战场的照片让他印象深刻,他不认为中国军方刻意夸大了战果,或许在战果的统计上存在一些小小的偏差,比如说,“金刚”号是战列巡洋舰,而不是战列舰,但是瑕不掩瑜,中国空军对旅顺的空袭确实是非常成功的,而且根据朱尔典从莫理循以及英国驻大连领事的报告中,他得到了更多的细节,比如说空袭过后的潜水艇补充攻击。

    必须承认,中国人的战术非常大胆,也非常聪明,朱尔典曾与使馆武官进行过简单的分析,武官告诉他,如果这场战斗真如莫理循在电报里报告的那样,那么,无疑将对海军战术的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就像当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各国海军纷纷在军舰上加装中口径速‘射’炮一样,在这场旅顺空袭战之后,各国海军恐怕就必须考虑军舰的防空问题了。

    实际上,就在昨天朱尔典的简报通过电缆抵达英国国内之后,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当天深夜就拍了一封密电,催促朱尔典尽快将莫理循手里的那些战地照片通过外‘交’包裹在“最短时间里”寄回英国,英国海军必须抢在德国总参谋部得到中国提供的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