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0章 心腹亲信 下(2 / 2)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喊训政比宪政好,各‘色’人等纷纷投身于这场训政运动,颇有几分当年敦促清廷预备立宪运动一般如火如荼,而偏偏这种时候,总统不动声‘色’的将陆军总长的位子‘交’给了一名跟着自己浴血奋战的将领,这说明什么?

    在杨度看来,这说明总统正在进行训政的实质‘性’准备,为了确保训政制度建立的顺利,总统首先要稳定军队,而吴振汉是一名共和军的元老。更是号称总统的“亲密战友”,由这样一个人掌握陆军部,无疑将对稳定军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只要陆军稳定了,那么空军和海军也就稳定了,剩下的就看杨度他们这班文臣了,能不能将这个训政的大势造好,能不能将民意、民心集中到训政事业上去,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稳定,而且也关系到杨度那班人的仕途。

    考虑到这一点,杨度认为,现在有必要加速造势宣传,不仅要宣传给国人听,而且要宣传给外国人听,为了这个目的,杨度甚至从外国拉来了几位知名学者,准备让他们为训政事业摇旗呐喊,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现在的缙绅、文人不信别的,就信洋人,当年洋人说大清国立宪好,众人就张罗着立宪,现在,如果洋人说理智的训政要比冒进的宪政要好,那么,众人肯定也会跟着吆喝,至于那些反对者,不过是区区蚍蜉,岂能撼动大树?

    不过目前似乎还有一个障碍,那就是宪法,如果想训政,就必须先修改宪法,杨度当年在日本仔细研究过各国法律,他很清楚法律的真正作用所在,所以,他认为,在总统正式宣布训政之前。必须召开一次修宪会议,利用好民意,将宪法进行修订。

    昨天,杨度就已经向总统进言,请总统考虑修宪之事,当时总统也答应了,不过并未确定修宪时间,现在这里坐的都是总统亲信,杨度决定再问问此事,顺便也是给这些心腹亲信提个醒,让他们有个准备,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坏了总统大事。

    “大总统钧鉴,昨日我提议修改宪法,总统也答应了,只是尚未确定具体日期,若是总统同意,我建议,就在下个月举行修宪会议,人员我去召集,议题由我拟定,具体条文之修改,也由我主持,在‘交’总统审阅之后,就‘交’由修宪会议表决。”

    杨度突然将话题转到了修宪上,在场众人都有些吃惊,只有赵北没有觉得太过惊讶,在他看来,杨度这个人恃才傲物,如果他不将所有修宪权力都抓在手里的话,那才令人惊讶呢。

    “皙子,你倒是心急。也好,此事‘交’你全权去办,一定要注意这个民意,不能逆民意而动,更不能强、‘奸’民意,国民支持的我们才能去做,国民强烈反对的,我们坚决不能贸然去做。”

    赵北这话说得是冠冕堂皇,制造“民意”一向是他拿手绝活,不怕没有民意,就怕民意被掌握在政治对手的手里,而现在,他已坐稳了江山,就连国会里最强大的反对势力国民同盟也已俯首称臣,那么,试问天下还有谁能挑战民意呢?

    “总统叮嘱,度铭记在心,绝不敢忘,一定以民意为先导,以国民意志为奋斗方向。”

    杨度信誓旦旦,这说出来的话倒也有些**的决绝,想到总统信任,心中更是得意,若是完成训政,将来这总统手下的第一文臣只怕非他莫属了。

    赵北点了点头,向坐在对面的张‘激’扬望了一眼,对方心领神会,于是‘插’了句嘴。

    “训政大事,不可不仔细应对,政宣委掌握着足够的宣传力量,此事不能单‘交’训政促进会去做,不如我们两家联手,共同为训政辅导民意。”

    杨度一愣,没想到张‘激’扬居然见缝‘插’针,正想婉拒,却已听见总统说话了。

    “有政宣委出面,再好不过,皙子,此事也由你与石人商议,我就不‘插’嘴了。”赵北点了点头。

    当然没必要再由总统‘插’嘴,只这一句话,杨度就不能反对,总统的话金口‘玉’言,这训政促进会的权力,政宣委是绝对不会坐视的。

    见杨度有些郁闷,赵北淡淡一笑,搁下筷子,说道:“诸位,我有一件事要向诸位宣布,就在我们赶来南苑之前,总参谋部收到辽东前线战报,大孤山日军之行踪已被我军发现,剩下的就是重兵围剿了。为了鼓舞前线士气,我已决定,明天就动身出发,前往辽东前线视察,慰问前线将士,为对日寇的决定一战鼓舞士气!”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总统这是要“御驾亲征”啊。

    虽然想反对,但是众人到底还是没有反对,因为他们很清楚,总统绝不是那种能够轻易改变决定的人,凡是他决定了的事情,绝无更改,他说去前线就一定会去前线,谁也阻止不了,众人所能做的唯一事情,恐怕就是随同御驾一同前往辽东前线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