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4章 图穷匕见 下(2 / 3)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这场阴谋,我不会参加。你们好自为之,我告辞了。另外,我必须提醒你们,以赵振华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一旦他突然被人刺杀,很难说军方会采取什么行动,别忘了,蓝天蔚、蒋方震、张孝准、周道刚、季雨霜,他们都是谁提拔起来的?而他们这几年里又憋了多少政府的气?你们当心,变成那只捕蝉的螳螂,黄雀就在你们身后。”

    熊成基说完,抬腿要走,但是却被张作霜和部廷弼给拦下了。

    “味根,你何必急着走呢?听我们说完,你再走也不迟。”部廷弼说道。

    “是啊,熊老弟,你性子也太急了。刺杀只是备用计划,其实呢,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不流血、不死人的方法达到目的,什么目的呢?就是维护宪政制度。你先别走。听周老哥说完再走也不迟。”

    张作霜将熊成基摁回了沙发,并拍了拍他的肩膀。

    部廷弼见熊成基僵在沙发上,于是走了其去,在他身边坐下,说道:“味根啊,我知道,你跟赵北是多年的交情。虽然当年因为政的事情你们实际上已经分道扬镰,可是这份革命的情谊还是存在的,这一点,我理解,我不怪你犹豫。

    我们也知道,赵北当年也为国家立下大功,革命是一件功劳,建设国家工业是另一件功劳,这两件功劳足以使他青史留名,这样一个人。我们其实也是佩服的,所谓刺杀,确实只是最后的手段,其实只要他退出下届总统选举的话,本来就不会有这个密谋,可是他坚持不退出,而且得罪了一大批人,现在小想杀他的人可是很多呢。你也是跟随赵北多年的人,应该清楚他的性格,这个人从来就是刚慢自用,唯我独尊,他决定的事情,没有人可以使他回心转意,现在,他摆明了要重新政,而为了收买人心,他必然会用些手段,扩大选民遴选范围和遗产税其实只是他的第一步,以后,还不知道他要弄多少诡计呢,说不好,赵北会向意大利那位法西斯领袖墨索里尼学习,对内高压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使国家陷入危机之中,而为了维持他的统治,赵北必然会加强对舆论和社会团体的控制力度,那样一来,宪政局面就算是彻底完蛋了,这恐怕不是你熊味根愿意看到的局面吧?

    实不相瞒,此次密谋,我们都是冒着巨大风险的,我们为了维持宪政局面,甚至不惜以身家性命相搏,如果换了是你,我相信,你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毕竟,这个国家,宪政制度已经确立起来,如果再走回头路的话,着么对得起那些为宪政事业献身、牺牲的先烈呢?陶先生、宋先生,他们的在天之灵,又怎么能够安息呢?”

    部廷弼这几句话,就将他们密谋的原因从资本和财富上转到了对崇高目标的追求上,而这,恰恰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他很清楚,熊成基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追求这个目标,而这个目标偏偏又是当年从宋教仁那里继承下来的,于公于私,熊成基就会受到触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仔细观察与分析,这帮人认为,熊成基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虽然他自认为自己已经是一名成熟的政客,但是他太容易被情绪左右,现在,部廷弼提起宋教仁,这目的就是为了使熊成基的情绪发生波动。

    在座众人,多半都是在商界打滚多年的人精,他们很清楚如何使他人改变主意,而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信息轰炸”也就是洗脑,所以,他们现在就是在围着熊成基给他洗脑,试图影响他的判断,并左右他的立场。

    那边部廷弼刚讲完,这边周学熙又开了腔。

    “行刺赵北,此事非常不易,这些年来,赵北深居简出,出行必是护卫周全,要想直接下手刺杀,还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任务,而且就像味根说的那样,此事行动起来难,善后更难,以赵北在军方的影响力,直接刺杀他确实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善后起来非常困难。

    其实啊,我们除了刺杀之外小还有一个行动计划,不过也很冒险,而且非常需要味根的协助,只要你肯协助我们,赵振华就不会有生命危险,我们将把他暂时软禁,然后看形势发展而定,如果他愿意放弃总统竞选,并选择合作,压制军方,我们可以立即解除对他的软禁,而且他还可以带着家人一起去兰芳,在那里做窝公,等若干年之后,国家宪政局面稳定下来,他就可以回国,那时候,他可以再参加总统竞选,那样才是公平的竞选。”

    熊成基抬起头,那双眼睛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酒精的作用而通红通红。

    “这就是你们的首选行动计划?绑架?”熊成基问道。

    “不,这是政变。”

    周学熙小声说出“政变”两个字,虽然声日,径,但是在座所有人都听得清楚。泣书房里时又安静而刀六

    “政变?我能帮上什么忙?我在南洋那边一住二十多年,在国内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力,虽然国内也有宪政党的组织,可是在军队里没有任何根基,你们找我协助你们发动政变,未免有些缘木求鱼了。这政变的事情,你们应该去找军方人士才对。”熊成基这说的到也是实话。

    “军方那边,我们自有联络,可是依赵北对军队的影响力,我们单干很难成功。前几天国会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