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4章 国际局势的变化(2 / 3)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来源的石油呢?”

    听到这个问题,赵北心中一阵轻松,他明白,德国终于要动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提前爆。

    这一次,宣告二战开始的标志**件是什么呢?依旧是德国闪击波兰?还是德国闪击法国?“闪电战”,这个词已经在中国与英国的这场战争中正式亮相了,只是不知被纳粹德国闪击的对象国是否已经找到了反制“闪电战”的有效战术呢?

    显然,历史再一次被赵北的干预弄得面目全非,谁知道以后的历史走向是什么样的呢?赵北可是不知道,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向德国大使做出承诺。

    “请大使先生尽管放心,如果欧洲爆战争的话,中国政府将保持中立,而且是善意的中立,德国政府完全不必担心油料供应,中国控制下的中东地区就是德国最可靠的石油基地。如果德国政府想解决德国崛起道路上的障碍的话,那么,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吧。”

    听到这里,陪坐一边的顾维钧在心里叹了口气,总统未免也太露骨了些,看起来欧洲战争爆在即,或许是该提醒一下教育部撤回驻欧留学生了,外务部也必须考虑一下撤侨的问题。

    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答案,德国大使和意大利大使很快就告辞离去,顾维钧却没有急着离开,送两位大使先生乘上轿车之后,他又匆匆赶回那间会客室。

    “总统先生,刚才过来之前,美国驻华大使亲自登门造访,到我寓所跟我说了半个小时的话,看似闲聊,然则言语之间颇有威胁之意,看他的意思,如果中英之战迟迟不能结束的话,美国政府很可能会改变目前的中立立场。”顾维钧说道。

    赵北淡淡一笑,说道:“美国政府现在的立场怎么也不像是‘中立’。少川啊,美国政府的意思就是威胁,这一点你看到了,我也看到了,可是我却要告诉你,美国政府这是在虚张声势,一旦欧洲战争爆,美国必须做出一个选择,是先出兵欧洲?还是先出兵亚洲?美国国力虽强,但是在现在的局势之下也不可能两线作战,亚洲方面,中日两国的力量加在一起已是相当可观,美国政府必有所忌惮,而且欧洲始终是美国的战略重点,所以,最终美国只能先干预欧洲战争,我们还是有充裕的时间做准备的。欧洲如果再爆战争的话,这就是一场世界大战了,足以改变世界的面貌。”

    听到赵北最后那几句话,顾维钧心里又是一惊,忙问:“总统意思,竟是打算与美国作战么?”

    赵北说道:“战争是为政治服务,为国家利益服务,如果美国识相,我不会主动去招惹它,但是如果美国不识相,那么,难道就不许我国自卫么?少川,在国家战略面前,主动示弱只会使对手得寸进尺,只有示之以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掌握战略主动,美国虽强,但是中国现在也不必惧怕,我们手里可以打的王牌还有很多,有一些你已知道,有一些你还不知道,或许,等将来你就会全部知道了。”

    总统先生最后的那几句话听上去简直就像是在打禅机,顾维钧听着有些糊涂,不过他没追问,因为他也知道,有些王牌,总统不说,他确实也是不可能知道的,而现在的情形,看样子总统先生是不打算告诉他这些王牌到底都是什么。

    不过有一点顾维钧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化,中国的国家战略是不会生大的变化的,目前先必须解决的就是这个“亚细亚解放”问题,其次就是对解放之后的亚洲势力的整合问题,必须建立起一个以中国利益为核心的亚洲新秩序,最后才轮到欧洲问题,在这上头,中枢政府的政策是非常有条理的,实际上,顾维钧主持的外务部现在就在为中枢的这个国家战略服务,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或许用不了多久,亚洲各新兴国家的元就将齐集中国,参加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会议,届时,亚洲新秩序就不仅仅是一个方案了。

    至于欧洲,还是让欧洲人自己去琢磨他们的事情吧。

    ……

    1939年4月1日,纳粹德国元希特勒表演说,指责法国政府阴谋占领丹麦,威胁欧洲和平,威胁德国安全,法国政府立即对此予以了坚决否认,同时开始加强战备。

    4月2日,纳粹德国政府宣布,为了保卫欧洲和平,防范“控制在犹太人手里的法国傀儡政府”的欧洲阴谋,德国政府决定派遣德国武装部队进驻丹麦“协助防御法国的侵略”,十五万德国6军进入丹麦,德国伞兵也在丹麦都哥本哈根实施了空降,面对德国重兵压境,丹麦国王克利西尔手足无措,在与内阁紧急磋商之后,决定接受德国政府的最后通牒,命令丹麦军队停止抵抗,同时通过电台向丹麦国民表讲话,宣布丹麦接受德国“保护”,在这种情况之下,德**队仅用了四个小时就占领了丹麦。

    4月3日,德国伞兵在挪威都奥斯6实施了空降作战,同时德国舰队也炮击了挪威沿海要塞,虽然遭到挪威军队顽强抵抗,但是德**队还是在次日占领奥斯6,挪威政府退往北部地区,同时向英国、法国请求帮助。

    4月5日,英国政府联合法国、波兰、苏联向纳粹德国出外交照会,要求纳粹德国立即撤退进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