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6章 投机客(下)(2 / 3)  1908远东狂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果之一,就是这些工厂卖不出好价钱,赵北至今仍未拿定主意,到底是卖还是承包,他想在局势完全稳定之后再卖,这样才能卖出好价钱。

    既然邹廷弼表示出了兴趣,赵北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虽然邹氏企业目前资金周转困难,但并不代表不能合作,相比湖北商人,江苏商人的经济实力更为雄厚,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背后的那个江浙金融集团拥有更强大的量,眼界也更开阔,即使邹廷弼无法接手,他也可以为江浙集团做出表率,只要江浙金融集团介入湖北工业,那么,整个东南地区的实业界就可以成为共和军的有僚,而且这种峙不仅仅是财政上的。

    革命,就是财富蛋糕的重新分配,什么时候想吃这块蛋糕的人都在呼唤总司令了,什么时候就是赵北拿起大刀在这块蛋糕上比划的时候了,到了那时候,怎么分,如何分,都将由他来决定。

    “若是邹先生出得起价钱,四局未必不能卖给你。不过现在我还有事要办,咱们不如另约个时间详谈。这是我的专用名片,若是你有什么事情想跟我说,可以拿着这个名片直接到时政宣讲委员会,他们自会安排。”

    赵北递过去一张名片,话锋一转,问道:“你方才说你与上海德国领事有交情,此话当真?”

    邹廷弼点了点头,说道:“说起来,鄙人银行发行的纸钞就是在德国印刷的,正是德国领事帮忙沁。”

    “哦?那你能不能给那位上海的德国领事带封私人信件?”赵北的兴趣提了起来。

    他早就想与德国方面建立某种“友谊”,只是一直找不到路子,汉口的德国领事是个保守僵化的容克贵族,办起事来一丝不苟,尽忠职守,但也同样没有任何通融余地,说坚持“中立”就坚持中立,压根就不是那种随机应变的人,用中国的俗话说,那就是个榆木疙瘩,反倒是那些德**火商“友好”得多,和意大利奸商一起向军政府兜售了不少旧枪,共和军现在拥有的那七万余杆后装枪里,至少有五千杆是这些军火掮客卖的,虽然比起缴获的那几万杆步枪来性能不太先进,但至少比美国奸商卖的那些牛仔枪好得多。

    “总司令的意思是?”邹廷弼不太明白赵北想干什么,后悔刚才的话说得太满,其实上海德国领事与他的私人交情泛泛,纯粹的商业联系,互相利用而已,说不上是什么朋友。

    赵北说道:“其实也没什么,现在革命事业如火如荼,南北议和马上就要开始,我们要与列强搞好关系,德国是新崛起的强国,我想将我们共和军的一些主张向德国方面阐述一二。只可惜,汉口德国领事是个花岗岩脑袋,与他无法直接对话,想联系德国驻华公使,却又没有路子,不然,也不会麻烦邹先生了。”

    邹廷弼稍微松了口气,忙道:“这个好办,总司令派人将信送来,我回去之后就到上海,将信件转交德国领事。但鄙人只是个小小商人,面子不大,德国领事未必会回信。”

    他不敢再将话说满。革命军兴,袁世凯造反,中国将来何去何从,谁也不敢打保票,各国都在观望,谁也不知道德国人打得什么主意,而且袁世凯占着“中枢”的名义,对于外国公使来说,似乎是个更好的投资对象。

    赵北拍了拍邹廷弼的肩膀,说道:“有些事情,只要尽了心,无论结果如何,总不会太过遗憾,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邹先生尽了力,赵某还是感激的,咱们干革命的,本来就是在到处押宝嘛,押不中就算了,可一旦押中,那就是收获多多≡了,那封信关系重大,我还是派一个副官亲自携带,随同你一起去上海,免得出什么岔子,对于此事,邹先生也需严格保密,这是军事机密。”

    邹廷弼连忙应允,这样安排最好不过,免得他有太多担待。

    赵北又勉励邹廷弼几句,随后推开车门跳下车,带着卫队向楚望台走去。

    邹廷弼坐在车里,仍在盘算入股银行的事,也没吩咐车夫赶车,正琢磨时,却听见外头传来阵阵欢呼,于是打发那名仆人前去打听。

    片刻之后,那仆人匆匆返回,说道:“老爷,是总司令在给军医院剪彩,那叫好的都是伤兵≈在的楚望台,已经是共和军的后方军医院了,伤员、病号住了一千多号呢,房舍整齐,都刷了洋灰,可比那巡防营的病号棚强得多。”

    “原来如此。”邹廷弼恍然。“总司令倒是个体贴下情的人,难怪将士用命。”

    “那是,体贴。”仆人啧啧称赞。“里头伺候伤兵的也不是老军,而是女护士。”

    “女护士?”邹廷弼微微一愣。“什么女护士?”

    “女护士就是一帮大姑娘小媳妇,穿着一身白衣,头发上用卡子别着顶白帽,说话柔声柔气,那手嫩得,跟葱白似的,多看几眼,那伤口好得也快些。”仆人一边比划一边说,解释了半天,邹廷弼才弄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楚望台仓库本是湖北新军的军火库,共和军杀到武汉之前,里头的军火就被清吏搬走,存在了兵工厂,楚望台就空了出来,武汉光复后,那些军火也没搬回,楚望台被赵北改建成了军医院,专门收治伤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