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一七章 智库会议(2 / 2)  重生寡头1991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整个公告劈成零零散散的若干句话,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树杈;而在每一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华盛顿什么样的深层意图、影射了哪方面的国际问题、其政治起因、经济着眼点、地区性争议的延伸、华府决策的预兆等等等等,这些就是树叶;最后,这一棵大树的地上部分都出来了,结合这些树干、枝杈△叶,统筹来考虑华府的真正目的,这也就把树根倒出来了。这是一个外交家考虑外加问题的准确思路,同时,也是分析国际问题的最佳办法。如今,这个办法郭守云学会了,虽然他在更多时候考虑的还不算全面,可毕竟具备了类似的基础。

    而除了这种外交问题上的学习之外,像什么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正规思维方式,他也都在努力认真的学习,坦率的讲,在智库小组内,没有哪个专家系统的为他讲解过这方面的问题,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在摸索,在偷学,而用叶列娜的眼光来看,这男人的偷学技巧显然很强大,用一个词来形容,他这种技巧就是“不厌其烦”。

    有时候叶列娜甚至在想,常此以往,等到若干年之后,自己身边这个男人会变成什么样?这个很难说,不过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当年前苏联的高官们,如果有他这份毅力,有他这份好学,那如今的局势,恐怕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我不同意沙罗莫夫与卡尔缅科的意见,”随着郭守云的倡议,持反对意见的人很快站了出来,“刚才,沙罗莫夫提到了一个地缘政治的问题,我想从这方面提一下自己的观点。的确,对于目前的远东来说,如果走上与华盛顿抗衡的路子,显然是不自量力,可关键性的问题在於,我们一味追在华盛顿的屁股后面走,听从他们的摆布是否明智呢?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也许我对经济的问题不太在行,可有一点相信大家都能认同,那就是任何国家、地区经济的建设发展,都离不开区域性国际环境的稳定。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美国人为了封堵苏联,在环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制造了一系列的战争,从而,使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此前一段时间,韩国、日本相继出现的反美浪潮,在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美国人的东亚政策,直接影响到了东亚地区的局势稳定,从而对他们经济发展造成了直接的影响。而今,华盛顿极力拉拢远东,其表面上似乎对远东的经济发展环境有利,可实际上,如果我们为接近华盛顿而彻底放弃,甚至是与北京走到了对立的道路上,那可以预见的是,远东的周边环境将会持续紧张,继而在根本上影响到远东的经济发展。基于这一点考虑,我个人认为,目前,远东最好的选择,就是在政治上与中国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而在经济上,应该持续不断的加大双边互信、往来,即所谓的政冷经热,以经济推动双方的政治互信,从而达到维持一种微妙关系的目的。”

    “说的很好,”郭守云将手中的钢笔在记事簿上重重一点,抬头笑道。对于这位巨头来说,如今参加智库小组会议,俨然就成了一种最好的消遣,不得不承认,每次听到这些专家们的辩论,他都有一种眼界大开的感觉。什么叫众人划桨开大船啊,这就体现了一种集体的智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