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九章 劳资仲裁(2 / 3)  1900翻云覆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庄虎臣对那个跑街道:“你去吧,把账目和凭证拿来。”然后看看亲兵道:“你们和工人代表去把那些把头给提来,今天三头六面,一定要审个水落石出。”

    亲兵和跑街都点头称是,然后一起出了“山西会馆”的门。其实他们完全都可以不用去,在场的所有人都想明白了里面的关节,毛病一定是出在这些把头的身上。

    庄虎臣趁着现在的空,仔细询问了一下这些工人代表。事情的原委大概有了个轮廓。这两年,兰州地工业展太快,可是甘肃本来就地广人稀,又有大批人当了兵,招工成了问题,别说技工学堂出来的熟练工了,就是小工都不好找了,西帮的商人就委托了一些人去外地招工,这些人就用能把稻草说成金条的嘴,哄来了大批的工人。而西帮的商人都是做贸易和钱庄出身的。对管理工厂本来就不擅长,就委托了这些把头来管理工人。

    庄虎臣听了半天,已经明白了,这哪里是什么工人?分明是一批奴隶,一批生活在工厂里的奴隶。他们是签了卖身契的包身工。

    管理体制的缺陷,让劳资双方地怨恨与日俱增,而把头为了多弄几个钱,更是两头骗,招工的时候,什么好说什么,骗着这些没文化的农民签了和卖身契差不多的合同。然后到了工厂以后,就拼命的盘剥,而这些西帮地财主们又不愿意和满身汗臭味的工人打交道,就全权委托了把头进行管理,更让这些人有恃无恐。而最可恨的是,工人工作时间过长,人过于疲劳之后。就容易出现工伤事故,把头们一见这些人不能给自己赚钱反而还要吃饭,就以工厂的名义把残废的工人给撵回家了。这些受了工伤的人。回家以后连地都不能种了,全家只有等死一条路了。

    真要是一天管两顿饭,再个三两五、二两三的银子,怕是让这些工人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不歇,他们也不会有怨言地。这些在地里刨食的农民,什么时候见过三两银子长什么样?一个月真的能有三两银子,让他们干什么,他们都绝对心甘情愿。

    这样的管理制度,这样尖锐的劳资矛盾。一旦有个火星蹦进去。就是冲天的烈焰啊!现在兰州已经有了三万多工人,整个甘肃过了十万。而且工厂和工人的数字还在高递增。如果这种局面不得到改善,庄虎臣几乎可以断定,工人造反那就是眼前地事情,恐怕还没轮到自己起兵革大清的命,这些工人就起来革了自己的命。而听他们讲地情况,甘肃的包身工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如此,一个工厂里过八成的工人是控制在把头手里的。

    可是,目前这个局面能怪谁?怪工人吗?怪他们没有见识吗?他们本来都是农民,脚上的泥巴还没洗干净就进了工厂,当了工人,他们怎么知道工厂主和工人之间是怎么一回事。那么怪这些西帮的东家、掌柜吗?他们原本都是做贸易的,对于工业是什么,也是门外汉。

    甘肃的工业建设,一开始就带着浓重的拔苗助长地味道,而这几年开工厂地暴利让更多的人投入了工业建设里去,人才储备根本就没有,管理模式更是一抹黑,这就给了黑工头、黑把头从中渔利地空间,工人累死累活还居然倒欠工厂的钱,而工厂主觉得自己出的钱不少了,工人还要闹事,纯属没有良心,这样的误会日积月累,就成了仇恨,而仇恨使双方更不愿意接近,不愿意接近误会就更深,误会更深则仇恨加剧,最终的结果是爆暴力冲突。

    一旦双方矛盾升级,这些西帮的阔佬自然会想到让官府帮忙出头,官府里的人收了财主们的银子,自然是向着有钱人的,镇压的结果是使工人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官府,最终的结局自然是造反了。

    这种事情展的方向,几乎是个必然。

    高珏意识到了问题,他尴尬的笑了笑,对周围的几个掌柜和工人代表道:“这个事情应该清楚了啊,是个误会,误会而已。”

    庄虎臣冷冷的道:“高大掌柜,如果你们还是这样管理工厂,这种误会只会越来越多,早晚我的甘肃就毁在你们的误会上。”

    高珏苦着脸道:“大人,您说该怎么管,您是办洋务的行家里手,还是请您指点指点我们。”

    庄虎臣摊开手对这些财主道:“拿钱,拿钱,你们给老子凑三万两银子出来。”

    这些人一楞,这个巡抚大人可是从来没向大家伸过手啊!今天是什么意思?再说了。就算是要钱,吃相也不必这么难看吧?

    “想什么呢?老子是要办一所学堂,专门教工厂管理的,给你妈这些财主们培养一些专业的管理人才,你们这些老买卖精也得去学堂听听课,重新回回炉,知道知道工厂是怎么个管法,怎么,这也要巡抚衙门掏腰包?”

    高珏笑容满面的道:“大人,这哪能让朝廷出钱呢。您这是帮我们大忙了,这个钱我们出的高兴。”

    庄虎臣又看看几个工人代表道:“以后你们有什么不满的,在厂子里能解决地就解决了,解决不了,就派几个代表到山西会馆和他们谈。这几天,我让巡抚衙门成立一个机构,专门处理工人和东家之间的纠纷。以后有事情好好商量,别动不动就拉着千把人上大街游行,虽然说游行不犯王法,可是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