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五章 龙旗飘扬的舰队(2 / 3)  1900翻云覆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杨士琦不屑的白了他一眼道:“你懂个屁啊!革命党是些无父无君的乱臣贼子,而我是儒生!高下之判,天差地别,儒家之学倡仁爱人,行的是仁义,革命党是要造反,他们是要弄一个没爹没妈的世界。\乱了伦理纲常!大清无道,伐之乃是义举,汤武伐桀纣,这个不叫造反,而是吊民伐罪!你就说慈禧这个老太婆,光绪皇帝虽然有错但无大罪。何以擅专废立?汉献帝无罪,以曹操之专横,尚不敢言废立,慈禧这个老太婆居然说废就给废了,而朝廷当道诸公。竟然无人敢替皇上说话!

    谭嗣同就说过大清不可强盛,若海军如英国之强,6军如德国之强,则为天下祸患,这话听起来像是汉奸吧?可谭嗣同是个死且不惧的人。恐怕汉奸的帽子戴不到他头上吧?当年乾隆征准格尔,竟然将准格尔部斩尽杀绝。鸡犬不留,若是大清真是强大若此,恐怕全世界都被大清杀光了!大清口口声声说是以仁孝治天下,这也是仁孝?

    蒙古世代为大清藩篱,可是如今已经只剩下几十万人了,比起清初时候地人口,连一成都不到了。这几年朝廷张口闭口说要行新政,朝廷是富了,每年的税赋比庚子年前岁入高出了一倍还不止。可是百姓穷苦不堪,与民争利最是为儒家所不齿,可是朝廷就是这么干的!而庄纷卿大人在甘肃行仁政,轻徭薄赋,于民休息,三年间甘肃大治,仓廪足、百姓富,又推行免费教育,教化百姓。这才是真儒家!朝廷里当道的诸公。如庚子年前的徐桐之辈,犬儒罢了!没得让孔夫子丢脸!若慈禧之辈的君主。则是独夫、民贼,伐之有大功于国!”

    杨士琦越说越起劲,骂起慈禧那是滔滔不绝,反正在这个时代,地方地实力派都没把朝廷当回事,在衙署里骂慈禧几乎是家常便饭,连辜鸿铭、林白水的“天子万年、百姓花钱”、“每逢万寿必无疆”这样的东西都可以公开表,骂几句又有何妨?在天桥,更是有破落旗人把骂朝廷当了谋生地手段,每日里观看络绎不绝,叫好声响成一片。

    陈铁丹越听越迷糊,怎么庄虎臣在甘肃搞新政又成了儒家了?

    “老杨,咱们大人似乎在甘肃搞地是洋人地那一套,和你们这些读书人说地就不是一回事。”

    杨士琦用雪茄剪将雪茄烟的一头剪开,划着洋火点燃,深深的吸了一口,让香醇的味道在嘴里转了一圈,又吐了出来,然后笑道:“你还是不读书啊!所谓大道汤汤,殊途同归,西洋各国强大,自有其强大之理,尤其是现在美利坚后起之秀,更是如此,洋人之学说,有些好地地方正是我儒家倡导的,比如说吧,美利坚地总统由百姓推举,正合我中华三代之世,尧禅舜,舜禅禹,君权传贤不传子,纵观我中华数千年来,凡是太平盛世,都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和英吉利国的国王垂拱而治,内阁政府治理百姓有异曲同工之妙,天下共治之时,自然对内广兴仁义,百姓丰衣足食,天下太平,对外则教化万方,凡是末世,都是独夫、民贼一人残民以逞,如今慈禧专行威福,连废皇帝都敢公然施行,庚子年竟然能昏聩到向九州万国宣战,而战败更是要量中华之物力,接与国之欢心这已经不仅仅是昏君了,连桀纣都不如啊!商纣无道,可也没卖国啊!”

    陈铁丹被杨士琦彻底说糊涂了,他只好岔开话题,问道:“杨大人,你今天不是专门让我听你骂人的吧?这朝廷乱七八糟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说话文绉绉的,我还真听不大明白。**  ***”

    杨士琦回过神来,尴尬的一笑道:“今天不知道怎么了,说着说着就说到这上了,感情我说了半天,是对牛弹琴,牛不入耳啊!好了,说正经的,大人来电报了,让咱们起兵!”

    陈铁丹眼睛一亮,兴冲冲的道:“哦,大人要起兵?好啊!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呵呵,老杨,估计你等这一天都等得喉咙眼都长出手了吧?说吧,怎么干?现在就杀进北京城?”

    “你想什么呢?现在起兵还不是时候,大人说的对,现在是国难当头,先绝了外患再内惩国贼不迟,而且日本国地大阪、长崎被顾小五给炸平了,日本已是拔了牙的老虎,不足为患。再要能灭了俄国老毛子,那大人再造神州之功则光耀万世,到那时,大人的声明将如日中天,只要一声号令,天下百姓哪个会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天下传檄可定。何必杀得尸山血海,死的都是中国人,流的咱百姓地血?五百年必有王兴,大人一直行的是王道啊!我杨士琦原本也看轻了他,以为大人不过是个枭雄而已。只是有些捣鬼的手段,直到最近才算是看明白了,大人重用辜鸿铭、蔡元培这样的人,这是大兴文教光大中华之文明,亲英国、美国。抵御日本、俄国,这是远交近攻地手段。有经有权,有道有术,这才是谋万世地王风范,人一辈子能跟随这样一个主子,建功立业,死又何妨?”杨士琦地话三分感慨里带着七分地自豪。

    “那是,老话说,宁给好汉牵吗缒镫,不给赖汉子当祖宗!咱们跟着大人。那是肯定没错的。你就说,下面怎么办吧?”陈铁丹自幼是在榆林堡的庄家寨子长大的,他爹是庄虎臣地便宜老爸的戈什哈,算是地道的家生子,绝对的嫡系中的嫡系,说起庄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