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七章 猛回头(2 / 3)  1900翻云覆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拿来考校我?铁穆耳,夷狄之君也,废衣冠,乃是戕害名教,答案自然是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也”。

    “原来如此,谢辜先生指教!再请问一句,满人是诸夏还是夷狄?”

    年轻人一言出口,满场人都倒吸口凉气,连辜鸿铭也沉默不语。

    “再请问先生一句,儒家先圣以何治天下?”

    “自然是以仁孝。”

    “孝以何为先?”

    “身体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辜鸿铭有些魂不守舍了,只是机械的对答。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满人入关杀我百姓数千万之多,强令剃,毁伤父母所受之肤,灭我汉人孝亲之道,编纂《四库全书》,毁书十五万卷。这不是毁天灭地废衣冠是什么?纲常何在,名教何在?辜先生今天把孔圣牌位摆在礼堂门口,学生想拜,但是学生不敢拜!先生以圣人门徒自居,请问先生,圣人何时教你剃留辫子的?学生怕孔圣人见了中华如今的状况,羞愤难当!”年轻人语气咄咄逼人。

    辜鸿铭脸红脖子粗,一向铁嘴钢牙的他也说不出话来。

    李叔同低声道:“这个年轻人应该是革命党!”

    庄虎臣正听地津津有味,猛一愣怔。革命党?会是革命党吗?西北一带从来没听说有革命党的活动,老百姓更是连孙文是何许人也都搞不清楚,连康有为、梁启这样的维新派人物知道地都不太多。更别提革命党了。

    “辜先生,先生是甘肃的教育署长,今天和郑先生论辩,不知道可否容学生也讲讲?”

    辜鸿铭点头道:“今日论地是学问,和官府有何相干?请讲。”

    年轻人“噼噼啪啪”的打开了竹板,外面光头和披散头的人也顾不得和里面的人分内外了,纷纷挤了进来,礼堂里水泄不通。

    庄虎臣大感意外,这讲堂里怎么打起快板。唱开莲花落了?

    “我中华,原是个,有名大国;不比那,弹丸地,僻处偏方。

    论方里,四千万,五洲无比;论人口,四万万,世界谁当?

    论物产。本是个,取之不尽;论才智,也不让,东西两洋。

    看起来,那一件,比人不上;照常理,就应该,独称霸

    为什么,到今日。奄奄将绝;割了地。赔了款,就要灭亡?”

    庄虎臣和李叔同都是心里一凛。俩人对视一眼,这个人还真的是革命党,他唱的不就是刚刚在日本自杀了地陈天华写地《猛回头》!

    “还有那,读书人,动言忠孝;全不晓,忠孝字,真理大纲。

    是圣贤,应忠国,怎忠外姓?分明是,残同种,灭丧纲常。”

    唱到这里,那些剪了辫子和披头散的人齐声叫好,而那些留辫子的则面有惭色,连辜鸿铭也不自在了,有些坐立不安。

    郑观应倒是激动起来,大叫一声道:“说的好!”

    年轻人回头鄙夷的看了他一眼,接着唱道:“还有那,假维新,主张立宪;略珍域,讲服重,胡汉一堂。这议论,都是个,隔靴挝痒;当时事,全不道,好像颠狂。”

    这下郑观应的老脸也挂不住了,人家连维新党一起给骂了!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年轻人越唱越是激愤,边打着快板边唱,泪流满面,听众也都是各个潸然泪下。

    庄虎臣倒是越听越冷静了,这篇《猛回头》倒是看过,因为过于直白,没当回事,可是今天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却越听越觉得有味道。

    开篇讲的是中国地优势,尽管这个陈天华应该没学过《地缘政治学》,却无师自通地讲出了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优势。

    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而且远离世界的中心,争夺激烈的欧洲,比起英国、日本这样的岛国,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比起德国、法国这样的国家,更不容易陷入战争,比起俄国这样的内6国家。又具有海岸线漫长,通商便利地条件,并且绝大部分地人口又是汉族,几乎算是个单一民族地国家了,又有大一统地传统,不易分裂。这样的国家按照道理讲,那是太应该富强了,而且是太容易富强了!地缘政治条件和美国非常类似,而美国还有先天的不足,人口太少,劳动力缺乏,一个移民组织的国家,民族成分过于繁杂,中国有这么多先天的优势。不富强简直是天理不容!

    中国地病根不在于到底是搞君主立宪还是共和制度,而在于满清朝廷,朝廷里一些开明人士也曾经吆喝着要立宪。庄虎臣听李叔同讲。最早鼓吹立宪的就是这个郑观应,可是满清朝廷是以异族统治中原,哪里肯立宪?慈禧是最清楚立宪的后果地,一旦百姓开了民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