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一章 鬼子逃了?(2 / 3)  1900翻云覆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兜着,咱旗人爷们也不是不仗义的!”

    方友升恶狠狠瞪了他一眼道:“我武功营二千多人,又有钦差大人安排的坚固不可动摇着阵地依托,再打不赢几百个鬼子,我自己砍了头给你古明阿当夜壶!”

    古明阿也觉得说错了话,“呵呵”讪笑着不说话了。

    刘光才也不再客气,坐在中军大帅的交椅上。开始发号施令。

    先是把井陉至东天门一线,把守第一道防线的甘肃绿营给撤下来,换了湖北武功营。然后自己手下的忠毅军和李勇钦的晋威营守娘子关下面地第二道防线。其他人回到十里外的大营,充当预备队。娘子关这里的地形兵力多了也是没用。根本就摆布不开,人多也是浪费。两道防线正常情况下,三千到四千的兵力防御就足够了,再多了,挤都挤不下。而且,他们这些天,也跟着庄虎臣看到了堑壕战地好处,再也不肯排兵列阵和洋人面对面的拼杀。

    安排完毕。这些人都上了城头。娘子关是个细腰葫芦的地形。井陉至东天门一线是葫芦的腰,前面有一块不太不小的平川,这块平川算是葫芦的第一个肚子。后面是一块大平川。是葫芦的另外一个肚子,然后就是娘子关、旧关、固关,这个是葫芦底。两侧是高山悬崖,下面就是一条古道。

    庄虎臣又在这里设置了一道道的防线。从葫芦口开始,两侧地山体上就挖了炮台,而且是用钢筋洋灰加固过的,一般的小炮打上去,和挠痒痒一样。然后在葫芦地腰,也就是井陉至东天门一线挖了大量的战壕,布置了机枪阵地。等进了山谷口。就是这个大葫芦肚子,那可就更是夸张,到处是地雷,两侧山体上的火炮阵地也更多。

    离城关不远的地方修了三道战壕,格林炮、速射炮摆了一门又一门。城头上那就更够看的了。两门黑沉沉的要塞炮威风凛凛,这么大的家伙,当年是怎么给弄到城上来的,怕是没个上千人,个把月的工夫够戗。各种大小口径的火炮足足在三个关口摆了几十门。下面地平川都在火炮的射程覆盖之下。这个防御体系根本就是个“铁刺猬”。摸不得咬不动。碰一下就是一手血。

    刘光才、方友升这些人,站在城头看着庄虎臣费尽心力布置的防线。不由得胆气冲天,哈哈大笑。几百的洋兵要冲这样的阵地?简直是笑话!上百门地洋炮、格林炮,听个响,这些鬼子怕是连渣滓都剩不下。方友升心中暗道:此一时彼一时,几百的联军再想占便宜,别的地方不好说,在这娘子关怕是没指望了。

    时间飞快的消逝,转眼就过了一个时辰了,居然再没有回报,后面的侦察哨放出地鸽子带来地消息都是没见到这几百洋兵。这让城头上摩拳擦掌的众将大跌眼镜。方友升刚才兴奋地放光的眼睛也黯淡下来,半晌沉吟不语,突然他蹦了起来,暴叫道:“给我去找!我就不信,这些鬼子能飞天遁地,几百的人说不见就不见了!”

    古明阿道:“方军门,你别激动,坐下说话,这里就这么一条路,洋鬼子要是过来,只能走这条古道,不可能瞒过咱们的侦察哨,况且,侦察哨可是好几道,不会都睡觉睡死了吧?”

    方友升也不理他,还是扯着嗓子叫道:“这活见了鬼了,几百人说不见就不见,让马队去找!”

    马福祥也在城头,听见他的安排,苦着脸道:“方军门,上次钦差大人为了要全歼日本兵,把道路给挖断了,还埋了二里多地的地雷,马队现在跑不出去啊!”

    刘光才猛然想起,当时庄虎臣把道路挖了好几个一丈多深,七、八丈宽的大坑,还放了水,路上又埋了不少的地雷,本来是打算堵截日军的退路的,结果那些东洋小鼻子怎么打都不逃跑,死脑筋的往阵地冲,这些预备的手段都没用上,还弄的自己的马队不能再往西边走了。

    刘光才缓缓道:“莫不是洋人被堵在那些大坑和地雷阵那里了?”

    方友升被提醒,又是一阵兴奋,叫道:“对,刘军门说的有理,让山上的侦察哨到那里去看看,要是洋兵被堵在那儿,我就带兵去迎敌。”

    刘光才暗笑,这老头想打仗想疯魔了,钦差庄大人的布置那是千好万好,惟独一条不好,那就是能守不能攻,现在这些用来堵截日军退路的东西。弄的自己的兵都出不去了,就算洋兵在那里,你能过的去?等到你把地雷排了,把大坑填平。洋人早就跑出八百里了!但是方友升和他一样,也是挂着提督头衔地总兵,俩人品级一般大,而且他又是前辈,也不好打击他,只得随声附和。

    这些人又是度日如年的等,过了半个时辰,天已经黑透了。但是没一个人提出要休息,伙房把饭菜摆在了城头,几个人喝了两口闷酒。没滋没味的吃了几筷子菜。虽然还是秋天,山上的风已经很凉了,亲兵们开始劝他们进房间休息,几个人都是不耐烦地拒绝,戈什哈没办法,只好送来几个斗篷给他们披上。

    方友升磨旋般在城头打转,嘴里还在喃喃自语道:“这几百人怎么就没了呢?”老头平日身体不好,一身的老伤,今天也不知道累了。古明阿旗人大爷,平时走几步就说脚疼。见个风就说吹得身子骨受不得,现在也是精神的很,拿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