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三章 中俄密约(2 / 3)  1900翻云覆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老天,最后还是一声哀叹:“想我李鸿章,也不至于获罪于天吧?何至于我从少年的时候只要一出门,不是狂风就是暴雨,要是敢坐船,那海上肯定是大浪滔滔,这老天也太瞧得起我了,竟然次次都和我为难。”

    一众随员见他郁闷。都劝慰道:“中堂一生,丰功伟业,自然风伯、雨师都给大人饯行。”

    李鸿章虽然知道他们都是说些吉利的客套话,但是也懒得说什么,悻悻而去。

    但是出乎李鸿章的意料,他出发以后,沿途根本就没什么艰辛而全是显赫。刚到上海。就受到热烈的迎接,各国海军都朝廷的炮台礼炮齐鸣,一时间,海涛鼎沸,长空雷鸣。朝廷地官兵跪在地上放洋枪,一次就用了几万发子弹。

    然后李鸿章坐上法国的豪华邮轮。船头高悬大清黄龙旗和头等钦差旗。一路经香港、西贡、新加坡,入印度洋,过红海,入黑海,沿途报平安的电报不绝。在苏伊士运河的塞得港,李鸿章受到俄国一位亲王的恭候,他换乘俄国沙皇的御船俄罗斯号直抵敖得萨港。俄国陆军元帅率领数百名官员迎接。在从港口到行馆的路上。大清地黄龙旗迎风招展。

    李鸿章乘火车到达彼得堡。彼得堡市长亲举黄龙大旗,士官仪仗队高呼万岁,外交大臣亲自引路,连沙皇都派出了自己的御车供李鸿章乘坐。出乎李鸿章预料的是,他住的行宫竟然不是官方早已准备好的国宾馆,而是一个商人的家。这位叫巴劳甫地商人在中国投资做生意发了大财,因此他坚决要求接待李鸿章一行,不要俄国政府一分钱。

    为了营造宾至如归的氛围,俄国皇帝准许了这个富可敌国的巨商的请求。李鸿章到达这个巨商的家之后。迎面看见自己巨大的相片被悬挂在大门之上,相片的四周插满了大清黄龙旗。这位巴劳甫家所有地门上都贴着用中国字书写地吉祥如意的对联,地上全部是簇新的地毯,一个大型乐队不停地演奏着中国乐曲,24个身穿中国服饰的俄国儿童捧着鲜花在李鸿章走的路上一刻不停地撒下花瓣。当李鸿章走进巴先生家大门的时候。巴劳甫全家男女老幼蜂拥而上。先由最小的女儿按照东正教的礼仪向李鸿章献上盐和面包,然后全家人簇拥着李鸿章进到为他专门准备的寝室。寝室内所有地物品和陈设全部是中国的精美工艺品。端上的茶和点心也是地道的中国味道。一问,连厨师都是特地请来的身怀绝技地中国师傅。

    在彼得堡,李鸿章晋见了沙皇。他向沙皇献上了光绪皇帝地礼物。加冕典礼的那天,他在莫斯科看到了他从来没见过地宏大场面,五十万人聚集在一起,乐队由五千人组成。各国来宾更是显赫,听说法国为了庆祝沙皇加冕,巴黎市全天休息,军营放假,罪犯赦免。在这个世界上,俄国是最强大的,李鸿章对此深信不疑。

    李鸿章此行的最大目的不是给沙皇庆祝什么加冕典礼,而是要签订一个联合抵制日本的《中俄密约》。

    这个条约中的两个基本点是:一、中俄两国针对日本的军事威胁,结成互相援助的军事联盟;二、俄国在帝国东北地区铺设铁路并和俄国横穿西伯利亚的远东铁路接轨。

    沙皇在接见李鸿章的时候表示,俄国的土地太大,地广人稀,根本对领土没有什么野心,在东北修筑铁路只是为了将来一但要和日本开战,调兵方便。而且修筑铁路是两国受益的事情,钱却由俄国一方来出,并且章程由大清朝廷定,李鸿章想来想去,也觉得这个条约有便宜。俄国人对他的礼遇让李鸿章心里很是舒服,比起大清朝廷,俄国人对他的态度好了一百倍。而且更重要的是,大清自打道光年间,条约签的多了,不是割地就是赔款,哪里签过这样的东西,钱由别人出,章程自己定,简直是太合算了。李鸿章对俄国人的“慷慨”更是大有好感,他觉得这样的条约不签,简直是对不起苏秦、张仪这些纵横家的祖师爷。

    但是李鸿章毕竟是老江湖,不是几句好话就能被忽悠晕的主,他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头,毕竟大清这些年和洋人办交涉就没占过便宜,突然天上掉个馅饼,总觉得里面是不是包着砒霜。李鸿章虽然没有什么路权的意识,但是也觉得毕竟俄国势大。他巴巴的修条铁路,将来万一翻脸,把铁路附近派上兵,那不就成了不是租界的租界了吗?所以,李鸿章要求,不能由俄国政府出钱,只能是民间出资。把政府行为改成了商业行为。不承想,俄国立刻就同意了,改命“俄华银行”承办,那一刻,李鸿章都觉得自己太不君子了,拿别人的好心当了驴肝肺。

    离开俄国。李鸿章开始了对法国、英国、美国地访问,一路上,西方列强对他的礼遇几乎是无以复加,让他有些飘飘然了。而且他在英国还办了一件让他暗自窃笑的事情,常胜军司令戈登的遗孀送给李鸿章一只名贵的小狗,李中堂直接就吩咐厨房给宰了,炖了盅狗肉煲进补。然后还回了封信:“厚意投下。感激之至。惟是老夫耄矣。于饮食不能多进,所赏珍味,咸欣得沾奇珍,朵颐有幸。”

    戈登的老婆知道他把小狗给吃了,弄的哭笑不得。李鸿章倒是得意非凡,总算出了口当年在苏州地恶气。这个戈登,一个傻洋人,老子杀几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