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四章 求才若渴(2 / 3)  1900翻云覆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类的东西,不过是撵走了一只吃饱的虎,迎来一只还饿着的狼。

    就在庄虎臣发愁的时候,李叔同从外面走进了签押房,拿着份账本对庄虎臣道:“大人,兰州府的水利工程大致修了个样子了,这个是报销的账目。您过过目。”

    庄虎臣真是懒得看,越看越心疼。

    李叔同又问道:“大人,其他各地道、府、县都纷纷请求大人拨款,他们也要按照兰州的样子修水利。”

    庄虎臣连连摆手道:“算了吧,这都已经弄地鸡飞狗跳墙了,他们还闹?”

    李叔同知道庄虎臣犯难,笑道:“大人愁的是手下无人吧?”

    庄虎臣连连点头:“是啊,就咱爷们几个。就算是铁打的也捻不几根钉子啊!息霜,你有主意?”

    李叔同笑道:“这些日子,我也在想这个事情,总算是有了点想法。”

    “快说,你快说!”

    李叔同自顾自的坐了下来。从桌子上庄虎臣的烟盒里掏了根奥匈帝国的“尼尔”牌洋烟,划了火柴点着。

    庄虎臣见他的做派,越看越觉得象他那个干岳父杨士琦,急的想窝心脚踢死他。

    李叔同吐了个烟圈,笑着道:“大人可还记得,甲午年之后,张香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劝学子们留学东洋?”

    庄虎臣眼睛一亮。点头如小鸡吃米。

    李叔同又道:“这些人最早走地一批,已经去了东洋三年了,抚台大人难道没有打过主意吗?”

    庄虎臣挑大指道:“高!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庄虎臣是真的没想到过,他满脑子的打小日本,哪里想过在日本还有这么多的中国留学生啊!这些人就算都不是什么好学生,也比那些拿银子捐的官强了百倍啊!

    三年前。张之洞写了一篇著名地《劝学篇》,劝告学子留学东洋,说日本文字、语言比较容易学,而且西洋的书籍日本都翻译过了。在日本留学花钱也少些。

    这几年,朝廷对留学生比较看重了,升官也快,不是当年留美幼童那样回国无用武之地了,很多有钱的人家都觉得这是条出仕的捷径,起码比科举容易些,也比捐官清贵。所以在日本的留学生相当的多了。

    庄虎臣立刻就下了令。对李叔同道:“咱们派人去日本,不管学政治、经济、机械、军事的。都要,回国以后,只要考试合格,立刻就给派差事!***,这些混蛋官快把我气死了!”

    李叔同正色道:“大人,甘肃苦穷,咱们想招人,人家未必肯来吧?“

    庄虎臣略一思索道:“咱们多给些银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李叔同摇头道:“大人,这些能留洋地,哪个是穷人家的孩子?使银子怕是也动不了他们的心啊!”

    庄虎臣也觉得他说的对,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有理,我倒是有个办法,哎,还是没人才啊,这个要有个好笔杆子才能办的了。”

    李叔同问道:“大人有什么好主意?”

    庄虎臣反问道:“息霜,你说说,年轻人最想要什么?”

    李叔同思忖了一下道:“前途、出路、尊重!”

    庄虎臣笑道:“就宣传这个,让他们知道,只有到甘肃,才能让他们有最好地前途,最能让他们施展才能的舞台,最多人的尊重,要让他们感觉到他们是中国的希望,说明白点,就是让这些人觉得自己就是中国地救世主!”

    李叔同连连点头。

    庄虎臣想起了辜鸿铭,当年他的那个义父就是一番慷慨陈词,让他自以为将来中国的命运就靠他一个人挽救,所以这个有一半洋人血统的家伙,成了彻头彻尾的中国文化优秀论者。

    李叔同问道:“大人有什么具体的安排?”

    庄虎臣对他道:“咱们需要在日本办一份报纸。”

    李叔同疑惑道:“办报纸?在日本?”

    庄虎臣笑道:“不错,是在日本!”

    李叔同想了半天,对庄虎臣道:“大人,这个差事就交给我吧,学生别的不行,就是这个笔杆子还说地过去,定能让那些学子乖乖地跑到兰州。”

    庄虎臣摇头道:“你去不行,你去我这里就更没人了。”

    李叔同坚定的说道:“大人,就让我去吧,少了我一个人,没准我就能带回来一百个可用地人才,您就当是钓鱼了,我就是大人的鱼饵。”

    庄虎臣被他逗笑了:“我可没用过你这么大的蚯蚓。”

    两个人正在笑,外面姜师爷跑了进来。

    庄虎臣看着他满头的汗,笑道:“老夫子,什么事情急成这个样子?”

    姜师爷喘着粗气道:“东翁,有,有,有旨意!”

    庄虎臣一楞,这个时候朝廷发什么电谕啊!

    庄虎臣拿过来一看,原来是慈禧要从西安回北京,让庄虎臣随驾。

    庄虎臣把电报递给李叔同,他在仔细的看着。

    姜师爷又道:“大人,还有西安的寿元大人的一份密电。”

    庄虎臣觉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