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7章 潜入(1 / 3)  帝国的朝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震耳欲聋的炮声像压路机那样席卷过大地,乌苏里江沿线直至图门江的国境线上,此时已变成一片火海,滚滚的硝烟直冲云霄,烟云遮蔽着一轮镰刀状的弯月。近二十万东北军主力从三个方向滨海发起了进攻。

    在这一刻,东北地区那脆弱的和平已经不复存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在2月3日的黎明到来之前吐出了第一道恐怖的气息。

    在战争爆发前的几个斜,一列货运列车喷吐着蒸汽,车前的大灯雪亮,隆隆地驶过了这绥芬河的边境线。这是最后一列从中国境内驶过的俄国列车。

    这是个巧妙的诡计。

    根据双达成的铁路互惠协议,俄国火车享有从东北境内过境权,当然中国火车在绥芬河至海参崴沿线也享有同样权力。因为多年的合作,加之双方都给予对方的便利权,所以这列俄国列车驶过边境线的时候,完全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即使是在那座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关口”,两名俄国海关官员见过火车驶过的时候,也仅只是看了一眼罢了,至于头戴羔羊帽的俄国哨兵,更是在列车驶过的时候向俄国司机挥着手⊥算有任何狐疑的目光从远处投来,他们也发现不了任何可疑或不正常之处。

    火车只是一如往日一般喷着气,以正常的速度向双城子驶去。

    谁能想到这种毫无戒备的信任在两个潜在敌国之间,居然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操纵着列车的阿瘳沙总会把视线往车外看去,车外一片宁静,寂静的山林间散布着些许农庄,他知道,很快只需要几个斜,这片大地就将会为战火所燃烧。

    在双城子以西,几乎没有任何成建制的俄军,而列车的目标就是双城子,准确的来说是距离双城子火车站不到三公里的筑垒区。

    双城子位于俄罗斯东南部。是连接伯力和海参崴两战略要地的枢纽。双城子,其名源于明代的双城卫,以其东、西两城并存而得名,东城叫“富尔丹”。西城叫“朱尔根”。1860年根据清俄北京条约被满清割让予俄国成为俄国领土。

    正是因双城子在战略位置上的重要性,九年前,当西伯利亚铁路修至这里时,俄国人便开始于此规划修建要塞,最初只是两座用于保护铁路的炮台。而从三年前开始,曾经孤零零的炮台演变成为一片筑垒区,这里连片的堡垒则成为东北军收复海参崴的第一道障碍。

    如何能让俄国的警报系统在战争初期无法发挥其作用,从而在俄国人尚未作出反影,控制有3400人防御的双城子要塞,则成为摆在进攻部队眼前的一个难题——70余公里的路程,即便是乘火车,正常情况下也需要两个斜才能从绥芬河市抵达双城子,这意味着双城子一带的俄军,完全有时间进驻要塞。从而加强要塞的防御。

    而这列火车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作为列车员的阿廖沙而言,他所需要的仅仅只是把列车驾驶到预定的位置,根据道路两侧发出的信号,急时的把火车停下,便完成了他的任务,这个任务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一丝风险。

    而且,欧洲人的相貌可以保证他和身边的同事即使是在任务失败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安全的撤出危险区域。

    “阿廖沙。你觉得我们能顺利到达目标吗?”

    正铲着煤的伊万伊诺维奇有些紧张的问了声,年少的他这还是第一次离开学校,在那所学校之中他的行为习惯都是按照俄国人进行校正,日常自然说的也是俄语。现在他们在对话的时候,他的习惯更像是一个标准的俄国人。

    实际上,在伊万伊诺维奇的记忆中,他本身就是生活在俄国,在俄国的街头以乞讨为生,那些年遭遇的磨难使得他对于俄国。并没有多少感情,在学酗更是渴望着早一日成长离开学校,成为一名真正的特工。

    不过第一次实施任务的时候,他却依然感觉有些恐惧,毕竟他不过刚入校四年,对于他来说,这个任务的压力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应该不会有问题!”

    阿廖沙点点头,他的双眼朝着车外看了一眼,列车上没有问题,只要不出意外,俄国人是不会拦截这列火车的,最重要的目的地的引导人员,那才是最关键的,如果他们发生什么意外的话,那可就全完了

    月光从天上映至地面,冰雪反射着月光,使得天地间微微发明,在铁路两侧的森林中,几十名穿着白色伪装服的潜伏者,不时的注视着铁路。

    “长官,我看到一头狼。”

    躲在大树后的井上冲着身边的长官说道。

    李进听到后,紧张地睁大眼睛左右望:

    “狼?哪里?哪里?”

    顺着井上手指的方向,李进看到了远处的森林中似乎的有一双发亮的眼睛,那双绿色的眼净让他心头一紧,整个人顿时紧张了起来。万一要是狼咬了过来

    “长官,没事,只要我们不去惹他,它就不会惹我们,这是头独狼”

    移居滨海八年之久的井上,对于这片森林早已经非常了解,不过尽管他在这里生活了八年,他的内心深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