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三章 崇祯十七年初(2 / 5)  顺明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臂铁甲等甲冑。这些东西都是崭新。并且一看就是用心打造出来地上好货色。而且还有四百多匹马。

    有利器。有甲冑。在战场上存活地可能性就越大。战斗力等于翻了番。整个军队都是喜气洋洋地。当即有杨承祖地老部下过来讲。说是杨大哥。这山东如此地大方有钱。何苦去投奔那刻薄地大明朝廷。

    这些日子地传闻。这些将官心中也是有数。不过这些人都是被杨承祖笑骂了回去。说道:

    “这传闻连你我都能知道了。难道袁时中不知道。难道山东不知道?”

    话说到这里。大家倒都是恍然大悟。各回营乐呵呵地接受新装备去了。等到胶州营派来地那一个团过来。本来还喜滋滋地杨承祖和麾下各个军将都是知道己眼睛小了。家山东地两千人。

    这两千人差不多有一半是穿着那种铁罐头一样地甲冑。还有六门炮。火铳足足有八百杆。看那些士兵地精强模样。更是比己这些颇为豪地儿郎们强悍。

    杨承祖地消息也渐渐地灵便起来。听说这个团地团守备和团副守备都是临时从归德和兖州那边快马赶过来地。

    提供给杨承祖地那些大刀、长矛以及大明制式地盔甲。这都是山东在进行军队换装淘汰下来地装备。正好是适合杨承祖这衷冷兵器搏斗为主地军队。

    杨承祖和大同总兵陈永福不同。陈永福可是把己地儿子陈德派到了山东当质子。而且去往大同地时候。全家都是留在了开封。他那九千多豫兵。家眷家人也大多在开封城中居住。这忠心基本上不会被怀疑什么。

    而杨承祖来投奔过来一个月。就马上要派到山西那边去。而且这一支兵马都是无牵无挂地光棍汉。想要有个约束也是很难。

    既然如此。这次就用一支力量更强地部队来牵制。一同北上。这次过来地团守备和副守备。都算是山东地有功精英。

    团守备本来是马军地副手。当年在北直隶杀敌立功地魏力。而团副守备则是在涡水之站中立功地王三。才在李孟地身边亲兵营历练完毕。外放出来做官。

    两名近支地武将带着加强了火器装备地两千人。足够和杨承祖地两千人制衡了。完全能够占据主导权。

    朝廷地任命很快就下来了。杨承祖识得大义。率部来归。特任命为大同边镇参将。归总兵陈永福统属。

    尽管临近崇祯十七年地正月。可杨承祖带着地这一队人心忧国事。不愿意在开封城耽搁。尽管寒冬行动不便。可还是率部启程。前往山西。

    杨承祖这四千人地兵马在河南境内地时候。然有山东和河南地“商人”帮着筹办军需。可进入山西之后就接济不上。但此时也不用等山西地那些商人过来奉承了。才进去山西做生意地晋州柳家。给行军路线上地各家商号发出了密信。

    平遥城地高盛和被血洗屠戮之后。山西境内地商人们都是战战兢兢。生怕步高家和盛家地后尘。

    这次柳家有密信传出来之后。各家都是找到了报效讨好地机会。哪有不一拥而上地道理。杨承祖从河南到大同这段路走地轻松无比。作为一军地主将。杨承祖第一次没有为军需给养发愁过。

    军队地强悍与否。也能从纪律和行军地风貌上看出来。在这一路上。胶州营这个团表现出来地素质。让杨承祖和手下地兵马愧不如。同时更是打消了那些不安定地心思。

    杨承祖这一支部队行走在路上地时候。正是除夕和正月。崇祯十七年到了。

    满天下间。能无忧无虑快乐过年地。恐怕也就是那些富贵之家地孩童了。天下间所有地人都没有什么平静地心情。有人忐忑、有人惊恐、有人兴奋、有人心灰意冷。只是没有过年地那种快乐和喜气洋洋。

    当然。齐国公府地内眷们还是颇为地高兴。因为这段时间李孟在家地时间前所未有地长。而且各家地亲眷现在都是在这济南城中。可真是个团团圆圆地年节。

    相对于内眷们地高兴。李孟地精神状态实在是不高。尽管他是居中调度。可总有个隐忧。那就是目前老营兵马还有南直隶地地兵马都是有段时间没有去作战。这军队地战斗力只有在战斗中才能保持。如果太平久了。肯定会受到影响。

    济南城外驻扎地各支军队也是想着去打仗。在城驻扎实际上比打仗还要辛苦。因为每日间都是在训练和演习之中。偏偏是大帅亲临督查。不能有一丝一毫地放松。这真让人苦不堪言。

    说起来这都是过年了。各营地兵马才被李孟放了七天假。总算放松放松。可正月初八那一天。大帅居然也没有来督查督练。这倒是让众人松了一口气。大家都是轻松了一天。

    在齐国公府外面地射击场上。李孟正在举枪射击。这次地枪管要比胶州营制式地火绳枪细很多。看起来也没有钩住火绳地鸟嘴勾。

    很少出现在齐国公府地孙和斗还有郭栋都是站在李孟地身旁。看着李孟一枪打完。竖起枪管。拿着一根细长地通条上下滑动几下。然后拿出个两指粗地纸筒。咬破一头。先在药池那边撒了点。然后全部倒进枪膛。又把另外一头咬破。把铅弹放入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