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六章 “楚才晋用”的后果2(2 / 2)  春秋小领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国人演奏了全套的中原音乐。季札非常知道礼节,一举一动充满贵族风度,他对音乐的评价——主要是《诗经》当中的音乐——被鲁国人郑重其事的记录下来,并留下了“叹为观止”这个词,季札这段评价是中国最早的音乐鉴赏资料,也是诗经音乐的评价典范。

    季札经过徐国的时候,他佩戴的青铜剑非常漂亮——吴国人在冶炼青铜上面的技巧向来高超,即使现代人见到出土的越王剑,也被它的美丽震惊的目瞪口呆。徐国国君见到季札腰上佩的宝剑,非常欣赏,但因为当时的贵族身配宝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季札是出使晋国的使者,使者身上无剑,恐怕会受到晋国的轻视,所以徐国国君不敢开口向季札讨要。

    季札是个非常有眼色的人,他看到徐国国君的神色,心里已经答应将宝剑赠送给徐国国君,但他因为出使的任务没有完成,还需要这柄宝剑证明他的身份,所以他嘴上什么也没说。

    等到他出使任务结束,返回徐国的时候,徐国国君已经去世了,季札去徐国国君的墓上拜祭,并把随身佩戴的宝剑挂在徐国国君墓边的树木上,说:“我是来兑现承诺的,当初我虽然没有口头答应徐国国君,但我心里已经答应了。”——由此,中国留下了“心许”这个词。

    季札赠送徐国国君宝剑的事情是后话,此时季札已经到了孙林父的领地戚,这片领地目前归属不明,说它是卫国的领土也罢,说它是晋国的领土也成。季札欣赏完卫国的音乐,特地来到戚地,是欣赏位于戚地的黄河大桥的,他在桥的南岸驿馆住下,夜里睡不着觉,走到黄河边上欣赏着夜色中的大桥。

    黄河大桥如今日夜通行的人不断,朦胧的月光之下,桥面上打着火把赶路的人络绎不绝,火把在桥上汇成一条长龙,仿佛天上的星河坠落人间。河水的波涛声,风声,两岸的林涛声汇集成一篇美妙的乐章,这是天籁之音,让季札听的入神。

    忽然之间,岸边有钟声传来,季札感到很奇怪,侧耳倾听片刻,感慨说:“奇怪啊,我听这钟声飘飘渺渺,像是呜咽不断的垂死挣扎声,这声音不详啊。预示着当地领主要受刀兵之害(必加于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