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九章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1(2 / 2)  春秋小领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这是楚姬第一次开口,她语调清晰。

    春秋时代,人们的审美观跟后世完全不同,后代的人以手无缚鸡之力,毫无反抗能力作为英俊才子的标准,并认为美女就应该爱这样的才子。而春秋的英俊标准则是孔武有力,能够保护自己的家人,能够对外征战掠夺别国的资源,能够取得一定地位让家人受到尊重……楚姬说的是这时代流行的主流观点,这倒不值得惊愕。

    但一直以来,楚姬说的完全是鸟语,她用一副不懂晋国语言的姿态陪伴赵武日日夜夜。赵武因为她不懂晋国语言,所以在商讨军情的时候从没有回避楚姬,因此楚姬的开口,倒让赵武出了一身冷汗。

    不过,转念一想,赵武又哑然失笑了:这是晋国军营,周围的都是晋国人,楚姬即使是间谍一类的角色,她怎么传递情报,晋国士兵会听从她楚国语言的吩咐吗?

    再者说,春秋时代的语言,其实没有那么复杂,继赵武之后百余年出现的《论语》,总共十五万余字(15919字),却只用了一千三百多个字词(用字量:1344个),就书写而成如此的长篇巨著——所以,这年头,能熟练掌握一千三百多个字,就已经是类似孔子那样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至圣先师”了。

    赵武自己有过荒山学艺的经历,在这个单音节时代,一词多义,词汇量贫乏,真要有心,学会一种语言只是分分秒秒的事情,对于现代有过学习外语经验的人,一天背十个单词并不感觉吃力,只要有心,一百天之内学会一门外国语言,简直像喝凉水一样简单——赵武本身自己经历过这事。

    想起当初在战船上,楚姬充满柔情蜜意的吟唱《越人歌》,赵武也就放弃追究的念头。

    人世间有爱,任何艰险与困难都不足为惧。

    只要楚姬一心想与赵武沟通,学会晋语对她来说不是障碍。

    想通了这一切,赵武脸上显得波澜不惊,但他心里充满柔情蜜意,脸上表情淡淡地摆了摆手,吩咐说:“今天我们的援兵到了,随便庆贺一下双方会师吧,吩咐军中摆出酒宴。”

    赵武其实不是一个追求享受的人,想当初赵氏重新恢复家族名声,幼小的赵武谨小慎微,谁都不敢得罪,他哪里有追求享受的时间。但赵武身上带着一些现代人的习性,总是让春秋人感觉到格格不入,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赵武很有点逆流而上的姿态——无论真实的历史与现在的历史。

    基于现代人的习性,赵武对居住状况,以及饮食卫生的追求,在春秋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于是,赵氏在列国间都有一种奢华无度的称号……赵氏使用的餐具最精美,赵氏煮菜时掺杂的香料最繁杂,赵氏就餐前很多仪式非常古怪……子产与向戎原先不是赵武体系内的人,他们以往听孙林父以及鲁国的公孙、叔孙豹谈论起在赵府宴饮的经历,语气中充满炫耀,可惜这两人没有亲身经历过,不好给予评价,这次他们终于见到了全套的赵氏奢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