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官新景象(2 / 3)  春秋小领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战车:“上军佐,我晋国新近打算扩张成五军,因为你中行氏的名称,新增加的两军或者叫左行、右行;或者叫上行、下行,反正不能称之为中行军,你觉得这两个名称哪个合适?”

    扩军的动态也是中行氏关注的焦点,听到这话,中行吴跳上赵武的战车,连声催问:“元帅,新编五军中,诸卿都是怎么安排的?”

    赵武摆一摆手,他的御戎、白发苍苍的潘党一挥马鞭,让战车移动起来,在摇晃的战车上,赵武细声细气的解释:“我准备今后将军职与文职分割开来,我做为执政,当然是全国元帅,兼领中军将。不过,因为新编制的军队是常备军,所以我倾向于取消上、中、下的称呼,按数字顺序称呼其为第一军、第二军,……乃至第五军。

    不过叔向认为,还是要尊重传统的,上中下三军依旧存在,新增编的两军可以用上行、下行称呼,也可以用左行、右行称呼(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冲犯中行氏的‘中行’称呼)。

    我打算,今后各家族宗主平时不再直接统领军队,但各家族占据的军职不能荒废,比如我为中军将,中军平常的训练及装备我无法兼顾,但我可以让赵氏家族继承人平常带领军队训练,等到战时才有我正式掌管军队,出征作战——小儿辈们虽然平时在操练军队,但他们的战争经验毕竟太少,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咱不能把这种大事交到小儿辈手里,还是亲自出马吧。”

    赵武刚才说的话,是有私心的,他这是在推赵成上位,但中行氏也有自己的继承人,中行吴听过官员的任命后,立刻响应:“这样好,各家族获得一个卿位不容易,军队是各家族立身的基础。平常家族宗主操劳行政事务,但如今我们的军队成了职业士兵,平常对他们的操练不能中断,无法从政务分身的宗主们,让家族继承人代行军事训练工作,恰好可以锻炼这些继承者,使他们早早熟悉军务。

    不过,年轻人总免不了冲动,一旦出战,还是我们这一些老将出马才能稳妥。元帅这项政策既锻炼了各家族继承人,使得各家族后继有人,又不荒废政务与军队的训练,很好,我支持。”

    赵武满意的微笑,而后补充:“新增加的两军,使得我晋国的卿位达到了十位,官员多了,我们就可以进行精细化管理,许多部门可以增设专人负责,我准备让原先的六卿依旧担任原来的官职,但六卿今后的精力将主要放置在政务上,把治理国家当作首要工作,只有战时,才离开行政职务,担当军事角色。

    至于新增设的四个卿,我准备增设三个战区,一个是西部战区,以第三军为主力,以魏氏的领主武装作为基干,主要防御西部秦国的骚扰……”

    中行吴立刻补充:“那么,另两个战区是南方战区以及东方战区了。”

    赵武点头承认。中行吴对战区的划分不怎么感兴趣,他马上问:“新编制的常备军如何组建?”

    赵武回答:“以武卫军五个师为基干,本军军将要拿出领主武装来,组建一个整编师,或者一个半整编师,军佐也需要拿出来一个整编师的力量。而本军军将与军佐的附庸则组建另外两个补充师。

    对于三个主力师,我要求按照武卫军标准进行配置,采用武卫军的训练标准进行统一训练,而另两个补充师则主要是弩兵师、以及远程打击部队。远程打击主要借助器械,弩弓、投石车这些不需要专门的训练,让这两个补充师平常负责军队的后勤补给以及杂务,战时人人配备弩弓、短剑、圆盾,做为本军的防卫力量使用,你以为如何?”

    中行吴敏锐的发现问题:“元帅特意提到弩兵师,那么三个主力师当中,还要不要配备弓兵?”

    赵武坦然的回答:“我认为弓兵是一项武士的基本技巧。但今后军中不再额外配备大量的弓手,专业的弓箭师除了韩氏的部队之外,我不打算让军队单独配备……这次军制改革,我还打算统一军队的武器,以及新式的军事编组,并探讨新的战争技巧——”

    中行吴目光一闪:“恐怕是骑兵战术吧?”

    赵武点头:“新编的五个军,在军事方面将各有侧重,除了三大战区的防御部队,各军种搭配均衡之外,留在国都附近的两个整编军,我打算一个让它成为骑兵军,另一个则成为专业的、不配备战车的纯步兵队伍。”

    中行吴战争经验丰富,马上反问:“纯步兵的整编军——元帅是打算对代国与中山国开战吧?这两个地方山势纵横,不利于战车驰骋,以前我们曾经运用过纯步兵的军队去讨伐戎狄,取得一些成效,如果是对这两个国家开战,抛弃了战车,单纯的步骑恐吓军队,确实比战车更加有用。”

    停了一下,中行吴斩钉截铁的回答:“出战代国,我中行吴当仁不让!元帅不会让张趯与祈午单独领兵吧?……魏氏要防御西部,恐怕也不能动,除了我中行氏,元帅还能用谁?”

    赵武稍稍犹豫了一下:“代国河谷纵横,地势平坦,我本想在代国试验骑兵战术……”

    中行吴赶紧说:“元帅出战两年,孩子的婚礼都顾不上,国内目前各项制度都要改革,元帅不在家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