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4章 狼烟起(2 / 3)  三国之化龙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出言安抚他们,但转身就把他们的名字,连带所在的家族全都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面了。

    那些人拿了李易给的俸禄,就要为李易办事,结果遇到有危险了,就卷铺盖走人,那可是赤果果的背叛了,李易忍不了

    只是考虑到战事将起,为了大局稳定,李易暂时没有找他们麻烦,但李易已经给贾诩,以及负责官员考核的诸葛玄授意,这些人如果没有他的亲自开口,终生不予提拔,而且一旦犯错,就必须从重处置。

    不难想象,将来等李易功成名就,昔日门前小卒都能鸡犬升天,领兵一方,但有一部分官员,虽然早早就在李易手下为官,但终其一生,在仕途上都只能原地踏步踏,看着比他年轻的上司换了一茬又一茬,那感觉,恐怕比死了要难受

    当然,这段时间的事情并不都是如意,也有让李易闹心的。

    有一天李易走访百姓家户,慰问百姓生活,无意中看到了一家百姓正堂中为他供奉的画像,当时李易连着张了好几次嘴,真是一言难尽。

    画工如何就不说了,李易这个文抄公根本不懂欣赏,单单是画像上那两撇极具文艺青年气质的小胡子就让他有些接受不能。

    李易穿越之后并没有随着时代浪潮,学着旁人蓄须,他的胡须每天都要清理,作为后世人,李易觉得那样很清爽,很精神,至于旁人觉得嘴巴没毛办事不牢什么的,李易完全不在乎,仅仅只是凭借他之前的成就,天下间谁能说他办事不牢

    所以,贾诩等人建议李易蓄须,被他拒绝后,知他不喜,也就没人提这茬了。

    只是百姓们却不那么想,为了李襄侯的颜面威仪,某个不知名的民间画师愣是给他画上了胡子,虽然看上还算是美观,诸葛玄甚至称赞其画工了得,但李易自己却是怎么瞅怎么不和谐,偏偏此画还流传甚广,李易就算想更正都难了。

    就这样,在虽然紧张却又不太严肃的气氛中,时间终于到了四月十八,也就是袁术自立为楚王,并且向江夏动兵的日子。

    此时春耕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尚未结束,南阳兵马,只有最为精锐的万人拱卫宛城以及周遭,其他士兵还在田亩之间,因为大力屯田的缘故,开垦了许多的荒地,春耕很是耗时耗力,再加上李易判断南阳一时还不会参战,暂时也就没有将他们召回。

    不过李易也在这时间下了严令,一切兵马不得远行,不得擅自与人争斗冲突,尽一切可能,避免在最后关头,与刘表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同时,李易也向襄阳以及江夏方向,派出了上百人,乔装打扮打探消息,争取第一时间得到江夏与襄阳情况。

    而这个时候,襄阳的刘表还被蒙在鼓里,刘表见到李易一心只为春耕,显然不可能与他起争斗,非常宽心,原本提前召回士兵的打算也被他搁置,毕竟刘表是个厚道人,并不想对下面的将士们太过苛责。

    当然,刘表也不是愚蠢之人,襄阳之地兵事虽有松懈,但对荆州防务中最为重要的江夏驻军,刘表特意有向黄祖去信,提醒他千万不可懈怠。

    只是,刘表却不知,其实在他让半数的西陵驻军调往安陆的时候,江夏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四月二十二这天,从早上开城门后,一直到月上中天,自襄阳东门,陆续有五六匹快马飞驰而入,一路冲撞行人无数,但无有一人停歇,而百姓见那些骑士中多有浑身浸血之人,根本不凡问责,反而惶惶不安,感觉到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一般。

    而随着这一个个信使进入了刘表的议事厅,送上一封封的战报,最后又将黄祖的亲笔血书送到刘表面前,整个荆州,彻底震动。

    四天前,袁术自称得天授神物,奈何位卑不能自持,为了不顺应天命,不得已,只能在寿春自立为楚王,并通告天下,同时,又发檄文征讨荆州牧刘表。

    根据檄文所述,刘表有三大罪。

    其一,刘表攀附董卓,以董卓矫诏入主荆州,后更以花言巧语蒙骗天子,取得州牧之位,欺君罔上,罪大恶极,当诛三族

    其二,刘表身为汉室宗亲,本应为天下人之表率,然而,董卓为祸之时,刘表却远庇襄阳,经营自家党羽,对天子危难视若不见,可见其人不忠不孝,且心怀险恶,论罪当诛

    其三,刘表嫉贤妒能,无容人之量,竟然屡次谋害国家有功之臣,意图为董卓复仇,可谓罪大恶极,人神共愤

    而袁术袁公路,既然天命楚王,自当代天行事,讨伐天下之贼。

    四月十八,也就是袁术自号楚王的当日,袁术麾下大将纪灵,率两万偏师,先走豫章,又绕道豫州,然后急行折返,趁着黎明昏暗,突袭江夏郡的鄳县,因为事发突然,城池守军没有防备,纪灵先以轻骑冲杀,占据城门,然后入城斩杀县令以及守备军官,前后不到两个时辰,鄳县易主。

    之后,纪灵又兵分两路,分取西阳县与轪县,两个县城都缺兵少将,西阳县不敌纪灵勇猛,率先告破,然后纪灵将之前所得官员首级掷入轪县城墙,县令见后惊恐万分,为活命,开门投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