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2章 伊籍的见闻(2 / 3)  三国之化龙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就是能给南阳百姓促成此事,唉,我等能够活命,全赖襄侯恩德啊!”

    看着老汉那满脸的唏嘘,仿佛李易受了多大委屈似的,伊籍的嘴角就忍不住一阵抽搐。

    整个荆州层人物都知道,这位李襄侯或许千好万好,但有一点绝对不会错,那就是好色。

    王司徒的干女儿,蔡中郎的亲闺女,诸葛家的那一对,黄承彦的宝贝蛋,还有最近被人拿来做谈资的蔡瑁他妹子……

    和糜家的联姻,李易心里要是有半点委屈,伊籍就敢把自己的脑袋摘下来当夜壶。

    原本,伊籍还想和老汉说说,那些粮食不管怎么讲,都是刘表拿出来的,你们怎么能够不对刘表感激如何如何,但现在,他却是觉得很无力,感觉自己说再多,也很难改变老汉的想法。

    甚至,伊籍都很怀疑,他如果告诉老汉,他其实是刘表派来的使者,老汉以及其他那些正对着马车行礼的百姓,绝对会掉头就走,根本不会再多看他一眼。

    也可能会有回头的,回头唾他一口。

    和老汉又客套了两句,伊籍回到了马车,只是相比下车时的昂首挺胸,风度翩翩,回来的时候,伊籍浑身的精神气好像都散了,整个人看起来都蔫巴巴的,一点劲儿都没有。

    伊籍可不是闲的没事干,去拉个老汉聊天,他是有目的的,想要通过老汉的话来判断李易在南阳的威望如何。

    结果却是远远出乎预料,李易在这里的威望,比他和刘表想像的要高的多,至于说一直在为南阳百姓提供粮草的刘表,就因为最近断粮,已经彻底成了小人模样。

    伊籍对此很忧心,刘表虽然是一州之主,李易尽管只是太守,但世家对李易推崇,百姓对李易爱戴,而心向刘表的人却是越来越少,就算撑过了袁术这一遭,刘表将来还能压得住李易么?

    正胡思乱想间,赶车的车夫将马车帘子掀起一角,轻声道:“先生,已经到了安民镇,不过也得到消息,太守已经离开,转去了新军大营,先生是要在安民镇歇息片刻,还是再往他处?”

    伊籍稍稍回神,透过帘子往外看去,眼前的安民镇说是一处镇子,实际除了没有高墙,已经跟一座小城差不多了,根据伊籍打听到的,里面可是住了好几万人。

    原本伊籍是想进去看一看的,但想起与那个老汉对话,他觉得已经没有必要了,进去了如何?无非是换一些人,说李易的好,说刘表的不好罢了,能有什么用处?

    想了想,伊籍对车夫说道:“若是可以,继续去寻襄侯吧。”

    伊籍的声音有些沙哑,今次刘表给他的任务本就艰难,现在看了百姓的反应,可见李易绝对不是那些短视之人,所图甚至长远,这样的一个人,难道会看不破刘表那二虎相争之计,能答应刘表的请求?

    伴随着伊籍的忐忑,马车晃晃悠悠的,又走了小半个时辰,到达了车夫所说的军营,随行侍卫前通报,伊籍很顺利的就进去了,并没有被刁难。

    此时军营里正是用饭的时候,甚至走在道都能闻到阵阵饭香,伊籍一路晃悠的也有些饿了,忍不住狠狠的嗅了几下,不过他的注意力很快就不在这面了,因为伊籍发现,军营中虽然人数颇多,也有正端着瓦盆的士卒低声交谈,但相对于整个军营来说,就显得很安静了,根本不像他在襄阳军营中见到的那种,一到吃饭时就跟市集似的,乱哄哄的景象。

    这种场景让伊籍感到了一些压力,走路的脚步也轻了许多,而且莫名的,伊籍心里有一种感觉,这些兵马很可能比襄阳的兵马要厉害。

    伊籍又看了旁边一个士兵的瓦盆中物,盛的是汤饼,分量挺多的,足够一个男子吃饱,而且,其中竟然还透着肉香,只是伊籍又凑近细细看了两眼,其中却不见肉糜。

    伊籍心中好奇,一指不远处给士兵盛饭的大锅,对侍卫问道:“伊某可否前一观?”

    “别驾大人之前就有交代,先生一切都可自便,我等只护卫先生安全。”

    侍卫应了一声,伊籍也就不再客气,顺着香味快步前看了看,发现一口锅里炖着一只全羊,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不知道是什么的骨头,肉都已经烂掉了,只剩下骨头,四周还飘着一圈的野菜叶子。

    那些盛好汤饼的士兵走过这里,伙头都会给加两勺肉汤,汤饼也就有了肉味。

    伊籍暗暗点头,虽然这锅东西看着不太好看,对他来说有些倒胃口,但不可否认的是,味道真心不错,这点看那些盛饭时几乎各个脸都带笑的士卒就能够明白。

    了解之后,伊籍便不再耽搁,由侍卫将他领到靠近中军营帐的一处矮桌附近,那里,李易正和几个将官打扮的人围在一起扒饭,似乎吃的太入神,对于伊籍的到来并没有任何反应。

    站在李易身后做保镖的典韦倒是瞅了伊籍一眼,但马又收回了目光。

    伊籍用余光往身边看了看,发现侍卫并没有为他通报的意思,便只好自行前一步,拱手拜道:“襄阳伊籍,见过襄侯。”

    伊籍虽然是个文人,但并不文弱,说话时中气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