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7章 谁为荆州牧?(2 / 3)  三国之化龙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功劳,以如今大汉的风雨飘摇,别说小皇帝对李易有好感,就算是没好感,他也得把李易扶荆州牧的位置,不然将来再有个袁术跳出来作乱,谁还肯为大汉效力?

    王允混了一辈子的官场,心里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换个人,他可能会从大局考虑,可这次是李易,王允就顾不得那许多了,他隐隐有种感觉,让李易位,对他绝对是大祸事。

    于是,王允又梗着脖子道:“李襄侯对陛下忠心耿耿,岂会因为区区小事就心怀不满?而且,老臣也并非是要抹杀襄侯的功劳。”

    小皇帝好奇了,问道:“哦?还请王司徒细细道来。”

    王允深吸一口气,道:“今袁术战败遁走,荆州百废待兴,然,襄侯太过年轻,恐难治理荆州,所以,老臣建议,天子可另选贤能于荆州赴任,至于襄侯……”

    小皇帝追问道:“襄侯如何?”

    王允说道:“如今袁术虽败,但根基尚在,虽然有陆康于扬州起兵,但陆康无兵无将,长久绝非袁术敌手,所以,老臣以为,天子但督促襄侯迅速进兵扬州,乘胜追击,务必将袁术一举剿灭!”

    小皇帝对这个意见很是心动,但他也不傻,摇头道:“李易之前只是南阳太守,据战报来看,此次带兵不过两万人马,虽然大胜袁术,可自身折损也是不少,以如此疲惫之师继续进兵,恐非策,而且,李易有此大功,朕不予封赏,反而让其继续奔波,此非为君之道,不妥,不妥!”

    小皇帝已经有了回绝王允的意思,朝堂不少臣子虽然没参与两人的言谈,其实多数都是暗暗点头,认为这位天子虽然还小,但的确聪慧,将来长安若能摆脱李郭二人摆布,或许真能有所作为。

    王允感觉到小皇帝有了些生气的意思,不敢再耽搁,直接说道:“老臣以为,陛下可以在督促李易进兵扬州的同时,任命李易为扬州牧!”

    “扬州牧?”

    小皇帝眨了眨眼睛,他到底是有些嫩,思路一时跟不王允,不明白把李易弄去扬州干嘛。

    但其他朝臣们却是瞬间就了解了王允的意思,暗道老家伙阴险,竟然拿袁术的地盘来封赏李易,着实有些无耻。

    王允却是一脸坦然,对小皇帝解释道:“李襄侯将来攻打扬州,攻城略地之后,自然要任命官员治理地方,若是与其荆州之位,则名不正,且言不顺,相反,若李易为扬州牧,一切官员任免也就名正言顺,而且,等到将来扬州平定,李易有着平定扬州之功,再加之前的那些官员辅佐,想来也能够担负州牧之位了。”

    “这……容朕想想。”

    小皇帝有些动心了,其实荆州那块地方太好了,他也有点不舍得让李易过去,内心更加倾向于宗室之人,只是之前没有理由那么做,现在王允却把这个台子给他搭好了,这让小皇帝很是犹豫,只是他也明白,如此对李易有点不地道,担心会让李易生出别样心思。

    小皇帝一时权衡不定,看向朝臣,然而满堂无人言语,他只能又问王允道:“如此的话,司徒以为何人可为荆州牧?”

    不少人下意识的看向了王允,想知道这老头子会举荐谁。

    王允轻咳一声,左右看看,轻声道:“辅国将军伏完,可为荆州牧!”

    原本一直老神在在,好像朝堂什么都跟自己无关的伏完顿时睁大眼睛,有些愤怒的瞪着王允,不等天子说话,直接前一步道:“启禀陛下,老臣年迈,不堪重任,而且老臣与李易乃是翁婿,若去荆州,与李易恐难公私分明,担心会失了法度,反倒是王司徒,虽与李易有旧,但刚正不阿,不会徇私枉法,当为荆州牧!”

    小皇帝在面,原本正为王允提名伏完而感到高兴,毕竟伏完是他亲戚,而且让伏完去荆州,想来李易不会有太多怨言,这样安排挺好的,哪想到伏完反应如此激烈,自己不去不说,反而让王允过去。

    王允也没料到伏完反应这么大,他可是听说了,伏完把长子已经送去荆州了,很可能就是想着往荆州伸手,自己的提议应该是顺了伏完的心思才对的。

    王允诧异的看着伏完,伏完却不看他,只瞧着小皇帝,等候小皇帝决断。

    小皇帝感觉有些不对头,但具体问题在哪说不清,也不敢胡乱开口,便继续看着王允,想瞧他怎么说。

    王允迎小皇帝的目光,一个激灵回过神来,他去了荆州恐怕这把老骨头就要入土了,连忙说道:“老夫德才浅薄,当不得州牧之职,不过既然伏完将军推辞,也罢,老臣可再为天子举荐一人。”

    小皇帝当即问道:“何人?”

    王允道:“司空府刘繇,天子宗室,才学广搏,品行高洁,素有名望,可为荆州牧!”

    小皇帝当即要问刘繇何在,就见朝臣后排有一人站了出来,正是刘瑶。

    刘繇拱手道:“启禀天子,之前袁术势大,刘表连败,荆州危难,无人能当袁术锋芒,幸有李易挺身而出,将之挫败,否则大汉半壁危矣。”

    说到这里时,刘繇话语中还多是唏嘘,但下一瞬,只听他语气忽然转冷,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