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8章 荆南人事(2 / 3)  三国之化龙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李易大军即将到达武陵治所临沅的时候,城中有官吏来见,说是刘度已经挂印而去,不知所踪,如今城中官员以及百姓,都在恭候李易的到来。

    李易听到这个消息后,有些高兴,又有些无语,他本以为刘度是个狠人呢,没想到这么怂,大战前居然直接跑了。

    不过从到来的官吏口中了解了一下临沅的情况,李易就发现刘度的逃跑倒也算是明智。

    之前刘度将主力兵马派往了夷县,如今临沅城中兵丁只有三千来人,而且有半数都是新征来的,战力非常稀松,而城中守将则是刘度的一个远房亲戚,妥妥的关系户,根本没多大本事。

    而李易的阵容呢?

    兵马方面,算驻扎在沅南的金旋,李易现在足足有三万多人,是临沅的十倍,除非刘度将夷县的人全调回来,否则根本没有一战之力。

    然而夷县对面的蔡和也增兵了,虽然李易给蔡和下令,不准他过河,但夷县的刘贤和刑道荣不知道这一点,于是,那八千精锐就这样死死的被牵制在了长江边,根本不能回援。

    再算一下双方的将领,刘度就一个刑道荣能拿的出手,可李易这边呢,徐晃,黄忠,魏延,刘磐,这里头徐晃是受过天子嘉奖的,剩下的三人的名气虽然不够大,可在荆南这块地方,也绝对算是厉害人物了。

    双方实力如此悬殊,刘度的逃跑就不难理解了。

    刘度的弃城而逃,虽然让李易有些遗憾,但他整体还算是高兴的,李易依旧坚持着他一贯的原则,能不打就不打,能少死人就少死认,否则李易也不用拐着弯的进军,一点点的给武陵制造压力了。

    之后李易让徐晃带兵进了临沅,接管城池,让这位一脸郁闷的大将军去捡点功劳。

    李易现在挺同情徐晃的,来之前他和徐晃说,让徐晃来荆南立功,结果却是一路打酱油,这对于一个想要立功的将领来说,确实有些悲催了。

    徐晃进城后,李易却是驻扎在了外面,李易留了个心眼,他要防止刘度给他设下圈套,因为城中巷战会缩减人数的优势,特别是夜间的时候,更是难以掌控,李易可不想阴沟翻船。

    不过事实证明,李易想多了,刘度是真的跑了。

    于是,李易让大军在临沅暂停,并下令让人追查刘度行踪,尽管李易自己都觉得希望不大,但他还是下了严令,必须捉拿刘度,这是态度问题。

    在临沅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则是关于零陵的。

    李易下令让金旋来见他,金旋虽然畏惧,但也不敢不来,于是,李易直接就让人把金旋给扣了,以贪墨问罪,押往襄阳。

    紧跟着,李易就让徐晃持军令接管了金旋的兵马,同时任命袁涣为零陵太守,庞季为零陵郡丞,并调拨给他们两千兵马,护送他们任。

    其实李易最初是想直接让庞季位的,他对庞家很有好感,庞季也跟了他不短的时间了,只是庞季学识虽够,但官场经验不足,而之前因为金旋在任的时候多有胡作非为,万一庞季不能安抚好地方,反倒是害了他,于是,李易用了郭嘉的意见,采取了类似“一带一”的法子,让庞季去当袁涣的副手,有袁涣这个老资历带着,只要庞季足够努力,不出三年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将这些事情处理完成之后,李易便继续挥军北,刘度虽然跑了,但夷县的刘贤和刑道荣还在,七日后,李易的大军便在夷县城外十里处扎营,而在这一天,李易也得到了消息,武陵的诸多县城也尽数归顺,只是还没有得到关于刘度的消息,而据李易所知,刘度也没有来到夷县,整个人就像是消失了一般。

    李易虽然想杀刘度,却没在他身多花心思,吩咐一声让人继续寻找,然后就开始考虑如何拿下夷县。

    夷县只是一般县城,城防算不坚固,但城中却是有着武陵的八千精锐,正面交锋的话,还是要花费一些功夫的。

    于是,李易让身边将领献言献策。

    刘磐是个闷葫芦,不爱发表意见,黄忠立功心切,建议直接攻城,与黄忠想法相同的还有不少人,他们都想要战功,而且战略的理由也很充分,李易已得荆南,夷县不过一座孤城罢了,且城中守军父母亲人都在李易治下,必然无心抵抗,只要攻势强劲,必然可以一战破城,并不会有太多死伤。

    之后是魏延,他的想法就比较圆滑了,建议李易往城中射入劝降书信,以如今城中情况,不用几天功夫,必然不战自乱,然后再用兵,城池可下。

    李易又问主将徐晃,这位最需要功劳来证明自己的大将,却是赞成了魏延的意见,认为李易没必要强攻,只是围城就可以了。

    双方意见相左,自然要争辩一番,李易在旁认真听着,心中虽然不说失望,但也绝对算不太满意。

    毕竟名将都是要历练和沉淀才能成就的,不是说你叫徐晃,他叫黄忠,那么你们就注定是名将了。

    很快,双方的争辩渐渐没了新意,李易摆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问道:“两位军师,有何看法?”

    郭嘉和蒯越对视了一眼,蒯越笑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