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6章 富春(2 / 3)  三国之化龙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五千余,可其中半数都是骑兵,就算袁胤侥幸胜上那么一两阵,但是有骑兵在,他就不可能留下李易。

    而且,相对于那些骑兵,李易麾下的步卒其实更为骇人,不说那些步卒们的体魄是否强健,甲胄是否牢固,单单是人家走路时全都是一个声,只凭这一点,就让袁胤给李易打上了一个不可力敌的标签。

    所以,在李易经过丹阳的时候,袁胤就仿佛是神隐了一般,根本没有给李易找麻烦,更别说阻拦于他了,却是让李易好生失望。

    李易此行虽然是为了吴郡之事,可如果有机会的话,他是完全不介意顺手敲掉袁胤的,因为他麾下那五千人可是全荆州最精锐的兵马了,再加上有典韦甘宁这两位猛将,只要别让他们去攻城,单论野外遭遇战,莫说袁胤,就算是孙策来了李易都没有输的道理。

    所以,李易是很想和袁胤来一场ye战的,奈何人家压根不接招,李易也没办法。

    就这样,李易顺利的进入了吴郡,因为他之前围着严家兄弟所在的乌程县绕了个半圆,再加上有魏延的一万大军在明面上做掩护,所以,不管是严家兄弟,还有富春孙家,在得到李易消息的时候,李易的兵马已经快到富春城下了。

    ……

    且不说李易忽然出现在富春,严家兄弟会作何感想,但孙家那边却是慌了。

    孙策之前在庐江与陆康作战,自然是不可能带着一家老小过去的,那样不安全,而且袁术也不允许。

    前段时间孙策自立之后,倒是有心将家人全都接到庐江安置,但孙策名为掌握了庐江郡,可事实上,他也只是打下了几个比较要害的县城罢了,许多地方的人都不服他,所以庐江本身算不得安全,再加上中间还隔着一个丹阳,万一他迁徙的中途被袁胤发现,袁胤是肯定不会放过他家人的。

    所以,孙策就没有着急让家人转移地方,反正暂时富春还算安全,即便是将来李易去了吴郡,但富春偏南,不会第一时间接触李易兵锋,孙家人完全有时间再避难。

    这次孙家人听说李易派了一支大军进入吴郡,他们就没有慌张,反正还隔着挺远,只是,他们怎么都没想到,一觉醒来,李易居然已经到了城外,这下他们就算是想跑都难了。

    富春城头上,立着四个汉子,其中两人年纪大一些,一是孙夫人的弟弟吴景,也就是孙策的舅舅,另外一人则是孙坚的弟弟孙静,也是如今孙家这个宗族的主事之人。

    站在两人旁边的,则是两个年轻人,其一是孙静长兄的儿子孙贲,另外一个是孙坚妹妹的孩子,富春望族徐家之子,徐琨,孙徐两家关系很是亲近。

    四人中除了孙静,皆是全身披甲,刀剑在手,目光片刻不离的盯着城外,等待着李易的出现,只是,四人虽然看上去威风凛凛,可脸色皆是凝重非常,显然对稍后可能发生的事情并没多少底气。

    说来也是孙家倒霉,为了支持孙策在庐江的事情,前段时间孙家凭借自身的名声威望,召集了千余青壮,把他们送到了庐江帮助孙策,孙家本家自然就有些虚弱,而李易恰恰就在这时候来了,可谓是打在了孙家的软肋上。

    富春非是大城,也不是战略要地,守军只有几百人,根本不足以应对李易的五千大军,孙家,徐家在得到消息后,纵然是连蒙带吓,甚至说李易破城后会屠城,但也只是组织起了一支千来人的青壮上走上城头,算上原有兵丁,满打满算不足两千人。

    这里的兵丁自然不是精锐,而青壮亦未受过行伍历练,更不曾见过血光,身上根本没有军人的那种血性,再加上都是匆忙召集起来的,他们手中武器更是简陋的厉害,许多人手里拿着的都是木棍锄头之类,一旦李易强攻,他们基本不是投降,就是逃命,所以,城头两千对城下五千虽然凑合,可孙静等人却是完全不认为凭借自家力量能够挡得住李易亲率的兵马。

    这里还需要说一下,原本富春的县令得知李易大军快到的时候,直接就吓坏了,决定要开城投降李易,奈何谋事不密,被得到消息的孙静给软禁了起来。

    四人看着城外的荒地,听着城头军卒与青壮不安的低声细语,终于,年纪最轻的徐琨忍不住问道:“两位叔父,城头士卒既无士气,也无利刃甲胄,我等若是据城死守,恐怕……恐怕难以长久,还需要两位叔父拿个妥当的章程啊。”

    徐琨一开口,孙贲也看向两位长辈,因为徐琨的话也是他想问的,而且,孙贲还知道,徐琨说的其实是客气了,这样的防守不是不能长久,根本就是一碰就倒。

    被两个晚辈看着,孙静和吴景对视一眼,眼中皆是无奈之色。

    他们四人之中,吴景和孙贲都是跟着孙坚打过仗的,虽然不说什么大将之材,但比一般军官是丝毫不差,而孙静则是素有智谋,也知晓军阵之事,以他们的几人的才能纵然不敌李易,但也不会畏惧太多,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毫无防备的富春,撞上了李易的精锐,叫他们奈何?

    良久,孙静叹了口气,道:“伯阳,你以为此城可能坚守?”

    孙贲抿了抿嘴,他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