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9章 不请自来周公瑾(2 / 3)  三国之化龙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命令。

    还有孙策那边,程普、韩当这些人手下都有私兵,而且数目不少,不然韩当死了,也不至于对孙策影响那么大,直接退兵回了皖县。

    甚至陆康也不例外,这可是个大忠臣,但他手里也有着许多私兵。

    总之,扬州的这种“规矩”是李易无法接受的,他手下的人,臣也好,兵也罢,必须听他的命令,如果有人对军队的控制权在他之上,哪怕只是一两千人,李易也会将之视为仇敌,而且是不死不休的仇敌!

    袁胤就是这种“规矩”的受害者,在支援袁术之后,袁胤对丹阳地方的掌控就非常弱了,因为那些兵都是一些当地世家的人,袁胤叫他们去打打山贼,维护地方治安还可以,可要是让他们去跟李易拼命……

    呵呵,明眼人都看出袁术要不行了,谁还会愿意为此出人?

    正是因为了解道这些,李易算是第一次真正有了对世家提起屠刀的冲动,只是他知道,暂时还不能这么干,而且全天下世家也不都是这样,扬州算是个案,并不能以偏概全,要是因为这点原因就和世家这个阶层对上,未免太过愚蠢。

    特别是袁术还没拿下呢,万一吴郡和丹阳的世家在压力之下给他找死作乱,牵制了李易的兵力,那才真的坏事。

    所以,李易的做法就是,借着大军过境的威风,直接强行收编当地兵马,不管你是官方的,还是私人的,全部打散,一部分留下用作震慑,一部分送到寿春前线,今后那些世家识趣的话,事情就这样算了,如果有些人觉得李易好糊弄,想要往李易的军中伸手,李易暂时不会管他们,但是等寿春拿下之后,李易会第一时间给他们扣上勾结袁逆,意图谋反的罪名,然后就是抄家灭族了。

    袁术都拿下了,李易还在乎几个不听话的世家?

    历史上孙策能在江东杀人,没道理李易就不行。

    不过,李易心里虽然对丹阳这边的许多人恶意满满,但与当地的那些世家代表相处的时候,李易表面上还是非常和气,任谁看了李易的表现,都得说这是一个非常好打交道的人。

    李易在宛陵停留的时间略长,足足过了十来天,等官府运作恢复正常,这才再度启程,原本不少人以为李易会去庐江收拾孙策,或者往会稽那边走上一遭,但这两个地方李易都没去,而是选择返回寿春。

    孙策那边虽然经受了打击,但李易决定还是等一切万全再做行动,至于会稽,唐瑁没犯什么错,而且人家还是少帝的岳父,李易脑袋有坑才会去动他,相反,为了不让安抚唐瑁,不让他胡思乱想,李易还特意送了封信过去,大抵就是说,这次征讨扬州,形势已经明朗,战火绝对不会蔓延到会稽,让他放心,但是,也不能大意,希望唐瑁可以善待逃难进入会稽的流民,多多抚恤,不要让地方出现匪患,要是有什么困难,尽管说话。

    对于唐瑁,李易完全就是安抚的策略,只要朝廷那边不向会稽下手,李易也不会有动作,毕竟会稽又不是什么要害地方。

    总之,这一趟吴郡,丹阳之行,除了严家兄弟跑了之外,其他方面可谓是一帆风顺,至于规程,李易更是感觉不会有什么事情,直到有一天,有个人拦住了李易的车架,向李易进言,请李易借着连收吴郡和丹阳的威风,直接西进,一鼓作气拿下庐江孙策。

    这个拦路的人很有勇气,名气也很响亮,姓周名瑜,表字公瑾……

    李易在吴郡和丹阳绕的这一圈,虽然没有直接打出什么招揽贤才的旗号,但还是有不少人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可以挤上李易这艘大船,成就一番事业。

    对于这些人的到来,李易自然是乐意之至,只要不是来人太过歪瓜裂枣,李易都是先行收下,然后拿着名单看上一遍,有名人的话着重关注,个别当地名声比较大的人,也适当关注一下,两者都不是,那就按照流程来,让蒯越和荀攸操心去。

    然而,就是李易这么随意的心态,都没下饵呢,周瑜这条大鱼就自己跳进了他的网兜里,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周瑜的叔叔周尚是袁胤上一任的丹阳太守,解职后,原本是要回到庐江舒县老家的,但因为孙策正与陆康在那一带打仗,周尚为了安全便留在了丹阳的芜湖县,周瑜亦然,李易正是在经过这里的时候,被周瑜拦路,劝谏李易出兵庐江。

    马车内,李易斜卧在榻上,眯着眼,撑着腿,随着马车的行进不时的就晃上一晃,显得非常悠哉,但在李易一边的周瑜,虽然白衣古琴,盘膝而坐,乍一瞧虽然风姿不凡,可细看之下,周瑜眼中的阴郁却是非常明显。

    昨日,周瑜拦路进言,李易虽然对他很是热情,甚是邀他同乘一车,可是,热情归热情,李易对周瑜的挥兵庐江的建议却是笑而不语,根本不给回应。

    周瑜也知道,这事不容易,所以他就打算慢慢来,可一晚过去后,他就被告知,他投奔李易时带来的一千多青壮,已经被那个叫魏延的家伙给打散重编,据说是安排到前锋那边了,让周瑜身边除了几个亲随,一个熟人也没有了。

    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