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69章 袁绍的绝望(2 / 3)  三国之化龙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尾随追杀,后来顺势太大,高干受不了了,想要转头与李傕决战,但李傕立刻固守,摆出一副对耗的模样,高干无奈,只能继续撤兵,结果李傕又咬了上去。

    双方一路上追追赶赶,甚至高干本人都是连番遇险,最终,等高干逃到晋阳的时候,跟着他的只剩下了不到不到四千人,。

    李傕与韩遂追到了晋阳,见晋阳城池坚固,而且原本晋阳还有一些留守的人马,高干进攻不足却防守有余,便没有热血上头强攻晋阳。

    现在并州的情况比李易预计的要好太多,李傕几人一合计,给李易去了一封信说明现在的情形,然后李傕带着一万人守在晋阳城外,震慑高干,韩遂则分兵去攻占周遭城池。

    在高干从界休撤兵之后,便已经失去了对并州地方上的掌控,各地城池少有愿意继续为袁家效忠,基本是看见李易的旗号就主动开门投降,偶尔有个别县令是袁家的坚定支持者,但在城中的百姓、兵丁、官员、世家都站在李易那边的前提下,仅有的抵抗也是很快就土崩瓦解。

    袁绍了解到并州的情况之后,简直是又惊又怒,当众大骂高干不争气,没有把控好后方,稀里糊涂的就败了,坏了他的布局。

    只是骂归骂,正事还是要做的。

    冷静之后,袁绍开始与众人商议对策,现在高干个人已经明显无力继续应对并州局面了,想要让并州好起来,除非袁绍加派援兵,

    可是,袁绍现在哪里还有多余的人马?

    尤其是幽州那边也传来消息,说公孙瓒见李易势大,再一次活跃了起来,不禁将易水以北的城池尽数收服,还不断的招兵买马,南下的意图明显。

    最后审配经过一番计算,得出结论,如果非要支援并州,最多也只能派出五千兵马,但是,就算派了五千过去,估计也是杯水车薪。

    然后众人再议,议了半天也没有个妥当的办法,最后,袁绍不耐烦了,来了一句明日再议,让众人先回去自己想想。

    结果到了“明日”,还没来得及再议,青州袁谭的告急文书就一封连着一封的往袁绍这里送,从平原津失守,蒋奇全军覆没,到确认李易本人去了平原,预计兵马不下十万,一次比一次的事态严重,每一封信的末尾都是请求袁绍速速发兵救援。

    然而,袁绍看到最后,只觉得天旋地转,出现在脑子里的只有两个字——完了。

    不仅仅是袁绍,中军大帐十几号人,所有人都是呆愣愣的,好半天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并州的局势恶化还可以勉强说是肌肤之痛,反正李傕兵力有限,暂时打不到冀州来,狠狠心,起码能拖一个多月。

    但平原那边就严重多了,更危险的是李易本人也在,平原肯定守不住,然后不管李易是绕过来打袁绍,还是去抄袁绍老家,其后果都是灾难性的。

    这种局面真的太严峻,严峻到了所有人都徒呼奈何的地步。

    于是,袁绍一口气没上来,当场昏了过去,虽然后来被救醒,但整个人都是昏昏沉沉的,不能理政。

    袁绍年纪也不大,现在才四十出头,虽然也是一方的大诸侯,可自从董卓那时候开始,袁绍就没过过几天好日子,整天不是跟这个斗就是跟那个斗,好不容易快要成为河北霸主了,李易把水搅浑不说,还顺手按了他一把。

    袁绍身上背着的压力实在太大,平时还不显,现在河北东西两路局势的迅速恶化,一下就将他给击倒了。

    袁绍这一病,对于整个河北集团来说,毫无疑问是雪上加霜,幸好袁绍的几个谋士在关键时候还算靠谱,及时的将两地战报以及袁绍本人的身体状况封锁,不然绝对会动摇军心。

    后来经过军中医师的诊断,袁绍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袁绍身体本身没什么大问题,病疾全都在心里,有点积劳成疾的意思,袁绍心里如果舒坦了,再休息休息,这病自然也就去了。

    医师说完就告退了,可是,审配等人却是再度束手。

    舒坦,都火烧眉毛厉害怎么叫袁绍舒坦?

    有人忍不住,硬着头皮去求见袁绍,可袁绍一句计将安出,就让他们低着头退了下去。

    转眼,已经是第二天了,这天,袁绍早上起来,感觉精神好了一些,腹中也有饥饿之感,正准备洗漱,然后用些稀粥,却是忽然发怒,将所有人都赶了出去。

    等帐内就剩下袁绍自己的时候,袁绍再次来到水盆前,低下头,他不是洗脸,而是看着水盆里自己的倒影发呆。

    袁绍作为世家公卿之后,看人素来都是先看仪表姿容,然后再问出身,不难想象,他对自己的仪表也是非常在意的,而且非常满意,嘴上不说,心中却也自诩风流。

    可是今天,看着水中的倒影,袁绍忽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自己脸上的皱纹竟然那般多了,皱巴巴的,鬓角也白了,散乱着,看上去就像是深秋的枯草一样让人不喜。

    最最让袁绍接受不能的,是明显开始便的凹陷的眼窝,眼眶也是发暗,透着青色,看起来死气沉沉,找不到半点精神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