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零五章社稷(下)(2 / 2)  元始诸天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魄力,乃是诸子之冠。再有荀少彧巩固威权,未必不能平稳的过度,不受功勋大臣掣肘。

    只是嫡子与庶子,其地位名分,恍如天渊之隔,荀少彧想要立杨王为储,说不得要经历一番波折。也说不得,要让荀少彧大开杀戒。

    “朕,已经给予了你们,几乎所有机会。你们自己把握不住,就真怨不得朕了。”

    他对着空旷的宫殿,兀自呓语。

    荀少彧把一切都考虑清楚,要是再忤逆他心思,也就休怨他心狠手黑,不择手段了。

    …………

    匆匆十三载,

    洪熙二十五年,隆冬!

    开国数十载,天下数千万黔首们,默默舔拭着,魏末战世的余创。

    大越经过数十载的休养生息,逐渐有了些盛世之象。

    风雪载途,荀少彧背靠着,景阳宫的丹犀,身子微微颤抖,望着纷飞的雪景,老迈的身躯,毫无寒意。

    数十载磨砺,他一身外家功夫,可谓登峰造极,‘炼穴窍’之境也别出机杼,浑身一百零八穴窍,贯通达臻一百八十之数,堪比真人一般。

    荀少彧外家绝颠之际,一身气血犹如熔炉,几可融阳化雪,窍窍似神,意意通神。

    但,外家功夫不比内家功夫,能炼髓换血,内壮生机,有一百二三的寿数。也不似炼气士一般的修行人,吞吐天地灵机,延年益寿,可有一百五十之寿。

    纵然,外家功夫固然上手容易,只是易学难精,一旦年龄逾过六十之数,无论精力、体力、气血大为衰落,少有八十寿数者。

    哪怕是荀少彧,这个异数,有了一百八十窍,温养周身气血,但是如今的气血、精力,仍大不如前。

    荀少彧此身,大限将至,只凭一口精元不泄,再有宫中珍藏的宝药,勉强维持着生机,但其生机微弱,随时都会熄灭。

    太子方文阁,恭谨的立于荀少彧身畔。作为昔年的庶子,今日的储君。方文阁眉宇深沉,龙行虎步之际,让人不敢直视。

    荀少彧一脸淡漠,灰白的须发,随着寒风撩动,丝毫不见弥留之际的颓然。

    “文阁啊……”

    他面庞上的风霜甚重,几十载风雨飘摇,心性上的磨砺。让荀少彧情感,磨去了十之七八。

    况且,他本就是个寡恩薄情之辈!

    方文阁的嘴角,留着一撇胡须,透着一股稳重成熟,垂首应着:“父皇……”

    自十三年前,荀少彧骤然一击,罢黜秦鲁二王之后。方文阁这个杨王,登上储君大位。历经十数载风风雨雨,方文阁如今俨然气度自生。

    “你可知,朕为何不处置,当初之秦鲁朋党?”

    荀少彧望着天穹,一道道法网交织,淡淡金黄之气,浮动在法网之间。

    淡淡金黄之气,游弋法网重重,这是盛世之兆啊!

    天网应大越天柱而生,有赤龙巡狩,相应万民气数。呈现淡白之色,则是王朝衰败之相,只能稳定基本秩序。有灰白之色,则是纷纷乱世之兆,亡国之象。

    荀少彧治世数十载,有着淡金之气盘绕法网,已是王朝大运的黄金时期。

    或许,方文阁继位之后,励精图治数十载,能让淡金之气,更进一筹。甚至大越,有望淡青之气,称谓‘湛湛青天’。

    方文阁闻言,面色沉稳,道:“儿臣,知道……”

    荀少彧道:“昔年开国之臣,大多秦鲁朋党。朕能容之,非心胸宽广之故,唯善始善终尔!”

    当年荀少彧狠下辣手,罗织秦鲁二王数十小过,一十一大过,撸夺其亲爵,其中贬嫡官属数百、上千。因此天下,广传洪熙帝刻薄寡恩之言。

    虽荀少彧手段果决,但待功勋重臣,贬之贬之,却至多只是圈禁。开国公侯,则无一人损于荀少彧之手。

    方文阁抿了抿嘴,终是颔首:“善始善终……儿臣,明白您的心思。”

    “明白就好……你明白就好……”

    “那些人,毕竟是功勋,是开国之臣,是大越基石之一。少了他们,大越的基石,也就垮了一半。”

    荀少彧抬眼,平静道:“朕呐,能提点你的,也就剩下这些了……君王之道,本就是一条,孤家寡人之道。”

    “父皇……儿臣,必不辜负父皇教诲。”

    方文阁道:“做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百镀一下“元始诸天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