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四零章正位七品(2 / 2)  元始诸天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不断理还乱。便是一方的城隍神祗也不得自由,只得水波逐流,在此中挣扎、维系着平衡。

    山神一系虽说,为鬼神、地祗两脉附庸,但其个中势力不可小觑。山神中的五岳帝君,可都有主宰一方鬼神、地祗的nbn。甚至五岳之首的东岳帝君,在阴世冥土中都占据着不轻的分量。

    就是不论神道品阶,只是两者位格上的差距,就足以让他退让三分。

    “江南大乱,水神一脉支持灾民大兴兵戈,水乡数州乱象难遏。明公迁吾为当阳城隍,固然有施恩于下的意思,怕也有平定当阳的心思。”

    荀少彧眸子湛湛闪动,心神念头转动无数。

    能做到今时今日的位置,他的大局观念一直是很强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自然深有体会。

    当阳县为一上县,人口、财帛、耕田、粮食皆为金华前三之数,是金华府的税赋重地。

    一旦当阳生乱,整个金华府也势必随之大乱。

    大乱之下,除了金身大成的府城隍可以勉强自保,阖府上下地祗、鬼神之辈,皆似藁草般朝不保夕。

    这绝非危言耸听之言!

    自水神一脉数载水乱,江南元气大伤,大成的国运国体俨然动荡。

    各路牛鬼蛇神纷纷窥伺社稷重器,明目张胆的等着群雄逐鹿之机。

    一股风雨欲来之势,已经悄然酝酿,蓄势待发。

    而荀少彧能几年时间,数度升迁神位,何尝不是乘着这股风雨飘摇之势,一路披荆斩棘,有得今日高位。

    需知,平稳局势下的升迁,与乱象纷呈中的简拔,二者不可同日而言。

    江南的乱象,天下的动荡,在庸人眼中自然瑟瑟发抖,在荀少彧这般野心勃勃之人眼里,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这一场nn风波,争龙角逐,也不知有几多神祗陨落,几多神祗高起。

    而无论神鬼妖魔,想要混水摸鱼,乘东风而起者,简直不要太多。

    “是么,既然是有上神召集一众山神,今日缺席也是应该。”荀少彧不浅不淡的岔过话头,缓缓翻看着卷帛。

    只是心底暗自记下一笔,虽不说秋后算账,但一旦太阿山神失势,或是有何变动,他是不吝于上去推上一把的。

    “太阿君近日有六百大寿,或许几位山神是去拜寿了?”一尊乡土地蹙眉,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

    山神一脉的正五品之位,可称君、称尊矣。

    “拜寿?”

    “是的”

    毕竟,是要给一尊大山神过寿,这人心思动数在所难免的。

    以太阿君的地位,可能不会在意一介小山神,是否参于寿诞。却绝对会留心一二,是哪个山神没有参加。

    而荀少彧的分量,比起一尊金身大成者而言,到底还要差上一些的,两则孰轻孰重,也就不难抉择了。

    荀少彧如斯想着,指尖不由得,摁住太阿二字,眸子中闪烁不定精芒,似乎若有所思一般。

    “太阿么!”

    太阿山,为当阳第一山,亦是江南十大名山之一。

    其间山岭蜿蜒,陡峭矗立,大有壁立千仞之象。似如一口石剑冷冽高悬,山峰笔直而立,灿灿的冷芒刺骨心寒。

    山岭之中草木不丰,树木稀疏,唯有一种沉闷的肃杀,淤积于这一江南名山的氛围中。

    深沉的神域中,一名名身披银甲金胄的卫士,带着一丝纯白气运,巡狩着恢宏的神府。

    婀娜的美娇儿们,扭动动人的身姿,来回穿梭于一间间宽阔的神邸中。

    “祝太阿君,福如东海,寿比泰山!”

    一道道身影披着淡淡红光,其间不乏有深红气息随身,夹杂一线金色者,向着正殿中一尊浑身散发金光的身影,躬身伏首,声音涨顿有序。

    “哈哈哈”

    “好!好!好!”

    太阿君满怀欣喜,金光似乎收缩了一瞬,愈发的凝炼。

    东海乃是水神祖庭,泰山则是山神一脉的源头。

    这两个比喻,当真让太阿君心头快意更甚。

    这,毕竟是他太阿君的六百大寿!

    一尊正五品金身大成的神祗,能有百大寿,约等于凡俗的古稀之年。

    “老夫,在此多谢诸位宾客抬爱,满饮此杯。”说罢,他高举斟满的酒器,仰头畅饮着。1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