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六四章东北起火(2 / 3)  元始诸天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地终年,粮食产量微薄之极,全凭营、毫等大邑,调拨粮食应急。如今北地大夫,截吾南地北上之道,不吝截断吾等粮道啊!”

    众多僚属窃窃私语,对于北地的举措,神情态度各异。

    荀少彧低声自语:“荀少贺竟然想截吾粮道,既不沾染血腥,又能不着痕迹的让吾难受一下。看来他身边,是有高人指点呐!”

    一僚属沉声,道:“主君,这东地大夫屯兵东南,也是来者不善。”

    “东南之地本为两方交汇,正处吾南地腹中。东地大夫于此屯兵,居心叵测啊!”

    “若是一朝生变,东南强兵倾巢而出,就可让吾南地,首尾不能相顾,直接将三百里南地一分为二。”

    诸谕行冷冷道::“……好险的一着棋啊!”

    荀少彧颔首,道:“正因为事险且急,所以中府右车,才会令斥候快马加鞭,将军情送至吾处,以作群情决断。”

    诸谕行颔首赞许,道:“常云光处事稳重,有大将才具,为统兵不二人选。”

    荀少贺、荀尚遏二人,虽没有正面短兵交接,但所作所为,都是按在荀少彧七寸上,让荀少彧不得不招架。

    而这堂堂正正的阳谋,也才更让人难受。

    “……”

    荀少彧沉思半响,呢喃道:“西地大夫那里,是否需要告知一二。”

    西地大夫荀少伤与南地,这几年往来颇多。彼此互通有无,也称得上一方‘睦邻’了。

    有着如此‘情分’,荀少彧自然想看一看,这位‘睦邻’又是抱着何等心思。

    “而且,北地、东地二人携手,怕是他也不能安稳了。”

    “不过,这二人如今目标,还是在吾身上,一时间也不会节外生枝。”

    “只是,汤邑尚有多少粮食,可供几时?”

    荀少彧心头阴郁,固然大破蛮人,但后方极为不稳。北、东二地的蠢蠢欲动,俱是不得不防。

    一旦荀少贺引兵攻破汤邑,让他数载心血一朝尽丧,他又能如何反制?

    荀少彧心思千回百转,最终悠悠道:“众军拔营,遣左上造穆乐,管束一营诸军。吾率大军,与群僚先归汤邑,余下之事……待回汤邑之后,再做计较。”

    “喏,”

    一众僚属躬身施礼,一并应喝。

    现在的荀少彧,心中升起一股危机感。

    上阳朝稳定汤邑,常云光执兵于外,本来是极佳的平衡,可以让荀少彧高枕无忧,放心的对蛮地用兵。。

    但荀少贺、荀尚遏的一番动态,却让荀少彧后方‘失火’,平衡瞬间破碎。

    而打破平衡之后的汤邑,也亟需荀少彧居中坐镇。

    如此,才能从容应对两方交涉,而进退自如。

    …………

    华美的宫宇中,六尊兽炉燃起缕缕紫烟。

    一根根环抱铜柱,雕琢着万千鸟兽鱼虫,一字排列于大殿两侧。

    四名美婢跪于宫阶前,素手徐徐调香。

    荀少贺袒胸露乳,衣衫坦露上襟,躺在云台蒲榻上,神态悠闲而惬意。

    一侧的荀尚遏衣带宽松,面带一缕熏然,酒香绕梁三日,许久不见散去。

    荀少贺慵懒的问道:“荀少彧活着回来了?”

    “不止呢……”

    荀尚遏轻笑一声,道:“还摘下江谲、呼延明、楼介,这三蛮首的脑袋。”

    “如今可是了不得啊……让南蛮的累年威胁,一并烟消云散,有了拓土开疆之功。”

    “真可谓,大胜而还啊……”

    荀尚遏手掌摊开,一玉色杯盏静静躺着。

    荀少贺信手拾起玉杯,抿嘴一口,尝了尝个中滋味,笑道:“酒还不错,酿酒的火候,把握的甚妙。”

    “如今荀少彧,想必正焦头烂额,想着如何处理咱二人吧!”荀尚遏低声,道:“只怪蛮人不通教化,过于无用,不知进退。”

    “吾等,截断荀少彧后方粮道,只要他们再僵持几日,便能不战而胜,进而让荀少彧大败亏输。”

    “咱们安排好了一切,却让那个榆木脑袋,把个大号局面,毁的一干二净。”

    “该死啊……真是该死……”

    荀少贺目光幽幽,道:“不必在意这些……”

    “老十四的心机,岂是满脑子都是肌肉的蛮种,所能勘破的?他是胸中自有韬略,一项俯小做低,但却自视甚高。”

    荀少贺嗤笑一声:“现在,吾倒要看看,他是否还能整天摆着,一副‘孝子贤孙’的模样。”

    “如此,想必会很有趣的!”

    荀尚遏恶劣的一笑,微微抿了一口盏中玉浆。

    荀少贺是文侯嫡子,而荀尚遏则是大宗傅幼子,各自都有着一大势力、大靠山。

    更何况,这一处千里蔡地,还是荀尚遏老父荀太庸的一部分封邑。

    在这蔡地之中,遍布荀太庸的旧部。只要荀尚遏能借得一二分,就能在蔡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