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七二章治蛮三策(2 / 3)  元始诸天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以治蛮为主,治饥为辅。非二项并理,如何治得蛮人桀骜?”

    “以往,以杀止杀的老套路,现在是行不通的。”

    这就是所处角度不同!

    荀少彧从破坏,过度到了维护,自然要精细着自己这份家底,不会再似往常一般,肆意挥霍。

    “蛮种,何止几万之众,其势力范围之广,岂是豫州一州一国遭苦?”

    “数万蛮人,吾等尚需殚心竭虑应对,稍有疏忽就是祸事。若非蛮人之中,缺乏真正一槌定音的高手,吾等岂能几度削弱蛮人?”

    荀少彧眸光开阖,道:“然而,对于数十万计,乃至百万计的蛮人,吾等又该如何?如此庞大的族群,其中必然会有宗师级数、大宗师级数强人出世,便是有武圣人级数的蛮人坐镇,吾也一点不惊讶。”

    毕竟,当日与呼延明一战,那一只破空而来的大手,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荀少彧意味深长,道:“蛮人,毕竟也身负人族血脉,是吾人族一份子。”

    诸谕行道:“主君之意,是想收揽蛮种为己之用?”

    荀少彧颔首,坦然道:“是啊,吾汤邑地贫,寥寥四万黎庶,如何能壮大汤邑?就是以五人出一甲的招募方式,也不过八千甲士。”

    一般封邑大夫,甚至小国国君,人口基数庞大,都是以十出一甲,三十、五十一甲。这五则一甲之举,已是大为压榨邑民劳壮的苛政了。

    但没办法,汤邑这就这些人口,而且又是边陲之地,常有侵袭兵乱,若无强大武力自持,汤邑的这些邑民,就都是案板上的肉,任蛮人肆虐宰割。

    荀少彧眼中,透露着一丝贪婪,那是作为君主,面对周匝邻地的一种占有欲。

    他毫不掩饰,道:“是啊……蛮人虽然生育能力弱,人口颇为稀少。但以他阖族之数,对吾而言,就是最好的补充。”

    “以蛮地为立足之点,向四方进取开拓,吾荀少彧……不弱于人!”

    诸谕行、上阳朝动容,道:“主君志向高远,吾等定竭尽所能,不负主君大愿。”

    荀少彧感动,道:“有二位辅佐于吾,吾之大业必成,吾之大功必就!”

    自从荀少彧,离开烨庭的那一刻起,他就暗自埋下了一颗‘不甘人下’的野心。

    更何况,如今他大势初成,羽翼已丰,正是开拓进取,争不世之功的时机。

    “终有一日,吾会堂堂正正,兵临烨庭。让烨庭上下诸人,真正见见吾荀少彧的真颜色。”

    十几载的伏低做小,早就让荀少彧心中,养了一口戾气。

    固然,他心智远超同龄之人,但多年的郁郁、惊惧,也让他的心思,受到了极大的雕磨。所谓冷戾、无情、寡恩、薄义,这一些品性,俱是在烨庭中的十载,逐渐打磨出来的。

    诸谕行开口:“主君,若想治蛮,先需要收其心,唯得蛮人之心,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臣下,有三策献主君,可得蛮人之势,可并蛮地千里。”

    荀少彧豁然一惊,道:“当真?”

    诸谕行沉声道:“自是当真,主君当面,臣下何敢妄言?”

    一旁的上阳朝,也静心倾听。

    荀少彧迫不及待,道:“仔细讲讲,”

    “喏!”

    诸谕行施礼,道:“吾这三策,虽说是三策,实则只有一策而已,但以三策划分,也俱有他意。”

    “嗯……”

    荀少彧、上阳朝缓缓颔首,心思都放诸其上。

    “治蛮者,一曰:攻心。”

    “其意,去蛮种三五之心,分化蛮种之念,自承人族一脉,认可吾汤邑之治。”

    荀少彧呢喃:“攻心为上!”

    诸谕行,道:“二曰:反侧,”

    “同化蛮种观念,驱除两者隔阂,消除彼此仇视,使其尽为吾所用。”

    “三曰:宽势,”

    “蛮种、邑民一视同仁,视蛮种为汤邑之民,一碗水端平,让两方无有高低上下之感。”

    倘若这三策,能真正施行在实处,荀少彧等于凭空,得了一处兵源,而且俱是精悍勇猛之士。

    上阳朝呓语,道:“攻心,反侧,宽势!”

    随即,上阳朝正容,向诸谕行一拜,道:“诸谕中车三策,字字珠玑,堪为治蛮之本,上阳朝佩服……佩服……”

    “诸谕,”

    荀少彧看了一眼,淡然处之的诸谕行,道:“你的三策,不似刚想出的,想必是早有所忧,早有所虑啊!”

    诸谕行沉声,道:“说不上甚么早有所虑,只是臣下本分,忧主君所忧,虑主君所虑。”

    荀少彧扶手,叹道:“好啊……你这三策,若是用在实处,吾等功业何愁?”

    蛮人天生悍勇,若是编炼兵家大军,直接就是血煞级数的强兵,甚至就是道兵级数,都未必不能一入。

    到时,荀少彧手上,有着如此一支大军,无论是吕国争势,还是向外拓张,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