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零三章四方云动(2 / 3)  元始诸天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还是有些了解的。”

    “那个地方,啧啧啧……人情是非复杂啊!”

    荀少彧摇了摇头,对于十载的烨庭求存唏嘘不已。

    回想着烨庭中的勾心斗角,至今想来仍如黄粱一梦,连荀少彧自身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踏过来的。

    这不但需要隐忍的心性,还要有着些许气运,才能让他从烨庭那个大熔炉中脱身而出。

    回想着这一行的遭遇,诸瑜行也心有余悸道:“主君这话,可是让诸瑜深有感触,烨庭动乱难靖,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确实是看得诸瑜眼花缭乱了。”

    荀少彧奇道:“不知南阳生了何事,让诸瑜这般的男儿,都失了心中意气。”

    诸瑜行道:“主君,这一次确实是大事要事,若非事情紧急,诸瑜也不会如此匆忙的赶回上蔡。”

    荀少彧道:“何事,说来听听!”

    看着面上淡然的荀少彧,诸瑜行缓缓说道:“十数日前,南阳烨庭地壳震动,致得邑中百姓惶恐不安,流言蜚语四起,朝中局势颇为反复。”

    “臣下担心此事,会与主君有所妨碍,因此急与归缓,。”

    这事与敕令荀少彧上大夫的诏书,都是一起发出来的,难免会有人牵强附会。

    荀少彧心思一动,思咐着:“地壳震动,这是撼动烨庭根基的大事,若是烨庭突然坍塌,吕国的基业也就毁了一半。想必这几日的烨庭,形势一定非常有意思。”

    要知道,南阳大邑作为吕国的脸面,其坚实程度是毋庸置疑的。

    他问道:“既然南阳地动,你可知烨庭是如何应对的?”

    诸瑜行稍稍起身道:“臣下经过多方探听,只知道文侯震怒,敕令荀太常率飞凰神兵南入伏牛山,也不知倒底有何动向了。”

    荀少彧一语中的,道:“哼,看来那位族老是收了吾的好意,否则你岂会知道南阳的事端?”

    诸瑜行道:“主君睿智英明,”

    这一趟南阳之行,诸瑜行不仅仅只是为了一个荀不讳,更多的还是要打开一个缺口,争取上蔡的耳目。

    上蔡以往势力弱小,能够生存下来都是莫大的侥幸,自然没资格安插耳目眼线。如今上蔡势力如滚雪般壮大起来,也是该考虑布局南阳的时候了。

    作为吕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南阳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荀少彧若是想在吕国有一番作为,南阳这个点就必须保留。

    诸瑜行低声说着:“主君出手如此大方,荀不讳也非荀氏主脉中的顶梁柱石,两相比较之下,自是拒绝不得您的善意。”

    “这一份善意虽然比较昂贵,却也是值得这一份投入。”荀少彧道:“嗯,荀氏吕国毕竟传承了八百载,有一些寿数濒临耗竭的前代先人,作为应对生死存亡的底蕴。甚至有可能存在天人老祖镇压国运,等闲轻视不得。”

    “况且,吾心向储君大位,手段倘若过于激烈,只会适得其反,难以得到应有的效果。”

    诸瑜行道:“主君所言甚是,您只满足一地,自然不用理会南阳的风雨,但是你若是想要争取储位,就不只能局限与上蔡了。”

    这一趟南阳行,可谓是让诸瑜行见识大涨,荀少彧掏出来的六万玉贝,除了用去不少结交荀不讳的,其他大批量的玉贝都分别结交了几位族老。

    在荀少彧眼中,这些所谓宝物都是身外之物,这一次用去了内库的八成积蓄,也只是必要的投入付出而已。

    或许这些族老在荀氏中的地位很低,但也是荀氏中的一方派系,具备着一定的影响力。

    荀少彧外在的势力初成,也是有资格招揽这些人物的。

    荀氏子弟间的内斗,也只是个人与个人间的矛盾,与整个荀氏毫无关联。只是荀氏中的意见分为几股,每一股都有着为数不少的支持者,彼此攻歼不休。

    除非荀少彧甘心坐困上蔡,否则在南阳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是其他公子们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吾这一步棋先落子了,或许能抢个先机。”

    …………

    南阳,伏牛山,

    吼!

    似如野兽的嘶吼声一般,一头恐怖惊人的恶兽,徐徐的睁开一双兽眸。

    一柄玉色的玉钩剑,落在一尊昂藏汉子的手上,玉刃上流动的色泽,阴森森似水泽一般,只是轻微微泛着的丝丝凉意,就足以镇压胸中喜怒。

    “这一座山是不能再呆了!”

    感受着伏牛山内外,不知多少或明或暗关注着的目光,共渊幽幽的一叹。

    荀太常手持不死梧桐神木,能内中具备的磅礴沛然生机,让共渊忌惮不已。

    玉钩剑固有断山斩水之力,但绵绵无有穷尽的生机,却是它无论如何也斩之不断的。

    “没想到,荀氏一脉竟然还有武圣人没有出世,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共渊神色不定,呢喃自语着。

    对于荀氏一脉的强人,共渊手做过深入的了解的。

    荀太常更是其中一位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