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二四章各人气象(2 / 3)  元始诸天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铮铮刀音在一起一落间回响。

    一尊武道臻达肉身成圣者,气血刚阳惊天地泣鬼神,一己之力击破十万大军,眼前的阵仗看着不小,却绝留不住一尊武道踏入绝巅的绝代强人。

    而且,经过了这一回东行三万里,让荀少彧整个人精气神畅通浑一,一丝丝细微的变化,从内而外悄然发生。

    闻渊明徐徐品着肉羹,神态悠然淡定,道:“那以长信君的意思,如何才不会让你失望?”

    “老太师自知,少彧何必非要戳破?”荀少彧淡淡一笑,环顾四周臣僚们,目光所至纷纷垂头不语,人人噤若寒蝉。

    “看来,大兄已然迫不及待,要来迎接吾这个不成器的庶弟了。”荀少彧看着荀少则周匝蠢蠢欲动的兵甲,不屑一顾的说着。

    荀少则闻言面色颇为不自然,手中把玩着酒樽。只是他麾下的属僚们一个个面色不善,所谓主辱臣死,若非荀少彧先声夺人,武道气魄压得人抬不起头,这些平日里自诩忠贞的臣属,早就一个个出来血溅三尺了。

    老太师第三神目开阖,散发着摄人心魄的力量,淡淡道:“长信君武道入圣,堪称当世之人杰,但处世事事锋芒太露,却非是幸事。”

    这时的荀少彧,一颗通透道心与刀心相合,其锋芒之强天下少有,就是老太师玄功高妙绝伦,也不得不慎重对待这一位的手中神锋。

    “老太师所言极是,少彧年少轻狂性子粗燥,自罚一杯。”荀少彧举杯敬酒,面上带着一抹淡淡笑意。

    咕!

    荀少彧仰头饮下杯中陈酿,动作一气呵成,带着洒然之态。看得荀少则紧锁眉头,妒火悄然而起,狠狠的攥着案几一角,生生捏出几个指印。

    要知道,就因为荀少彧的率先出兵,打破了吕国的时局,让荀少则到手的大位,平添了这许多波折。要说荀少则近来心头最恨的人,绝对非荀少彧莫属。

    “看来,少央是不会来了!”荀少则看着缺一席的卢蓬,强自笑着看向诸人。

    如此看着席间,荀少则不知为何松了一口气,心头滋味百转千回,道:“如今信陵君未至,营口之会只有吾与长信君,莫非是由吾二人来议商君侯之选?”

    说罢,荀少则寒声道:“吾为嫡长子,荀少彧只是庶出子,从古至今哪里有罢黜嫡长,让卑贱庶出子承继的先例?”

    这一趟营口之会,平息四方战祸只是事情的由头,最为重要的还是君侯大位。少了荀少央这个同为嫡子的对手,荀少则心中自头大为畅然。

    “哈哈哈……”

    突兀的,一道爽朗的笑声,徐徐传入营口大帐中。其势如山崩地裂,其气如海啸狂袭,显露了其人精湛高绝的武道修行。

    踏!踏!踏!

    一阵阵细密的脚步声中,一尊贵华服青年在众多臣属的簇拥下,如众星拱月之势踏入营地。在其气势压迫下,沿途兵甲们不由让出一条道路,以供数百臣属拱卫的青年通过。

    “难得大兄还记挂着小弟,小弟真是铭感五内了。”荀少央龙行虎步,每迈出一步,都带着强烈的气势,让荀太常等荀氏宗老们,大有眼前一亮之感。

    荀少央虽有内忌外宽之名,但自身的气度着实斐然,让人不由心折。

    “终于到齐了啊!这一趟盟会,可是没白来一趟。”

    荀少彧嘴角含着笑,只是撇了一眼荀少央左右臣僚。见得这些一个个宗师、大宗师级数的高手,甚至有几个气机晦涩的人物。

    这些难得一见的高手,在气机交感之下,引得第六品神兵级数的吴刀一阵颤动。荀少彧手掌不自觉的按着刀柄上,圆满灵神与神刀灵性相合,精气神似如涓涓流水般,轻轻洗炼着刀身灵性。

    看着荀少则落座,闻渊明道:“既然三位公子已至,吾等也该开宴了。”

    在坐封君、上大夫、荀氏宗老们,纷纷颔首点头,齐声道:“理该如此!”

    闻渊明沉声道:“如今君侯无踪,江山倒悬,然社稷不能一日无主。老夫身历四朝,蒙历代先君知遇,值此国运跌宕之际,理当召集诸位公子,商论新君人选,以安千万国人之心。”

    文侯若在朝中,三大封君公子根本不敢乘势而起,只是文侯陷落的突然,且没有明确的传位诏书,让封君公子们得机趁势兴兵。

    闻渊明面容肃穆,道:“今日吕国,能当社稷重责之人,唯有高阳君、信陵君、长信君三者。高阳君为嫡长定制,信陵君仁德昭彰与世,长信君有大功与社稷,三位封君都占吕国一角,不知在坐诸位以为谁最能承继文侯之志?”

    三大封君公子落座,众多上大夫在位,老太师直言君侯大位归属,让所有与会之人豁然动容。先是由高阳君门客高呼而起,随后信陵君臣僚也不甘示弱。

    “高阳君嫡长诸子,当为君侯。”

    “信陵君宽仁悯恤,可为君侯。”

    “长信君功勋当代,可为君侯。”

    在坐上大夫们意见各异,高阳君呼声最高,信陵君次之,长信君荀少彧最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