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九二章八门金台(2 / 3)  元始诸天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道始祖,神道兴盛一时,为天地宇宙无数世界之主角!”

    “只是后来,由于宇宙虚空演变,佛祖、道祖、魔祖三大祖师踏破藩篱,一举证得无上大神通之位,神道才终是衰落了下来,由着佛道魔崛起。”

    老太师拱手问道:“敢问君侯,这封神台可是神道传承?”

    荀少彧畅然笑道:“老太师慧眼如炬,这确实就是神道传承,寡人前些年有一桩奇遇,得来一些神道修行的皮毛,如今立此八卦封神台,为吾吕国镇压国运之数。”

    荀少彧看着兵冢上,浮现金戈铁马蒸腾气象,驻足良久道:“寡人,在国都八方敕造封神台,以此八座封神台拱卫国朝,自此但凡吾吕国名臣大将、百死战卒,其魂灵皆入封神台与国同休,吕国不亡英灵不灭。”

    “吼!”

    “吼!”

    “吼!”

    一听着与国休之言,这一座封神台十万八千阴兵轰然咆哮,其声吼破一重重云霄,兵戈铮铮起鸣。

    几大上卿豁然一惊,诸瑜行更是诧然道:“这八卦封神台,竟有此玄妙之能?”

    荀少彧淡淡回道:“是否有此之能,寡人所知也不详尽,只是得其传承就是如此。”

    “这也不无可能,神道修行之人寿元悠长,更在佛道修行人之上。”

    闻渊明沉思一会儿,道:“老臣尝闻,上古曾有神道大能之士,开辟神国世界,高举神国于虚空之上,化为天地星辰之一,传信仰香火与世。”

    “但凡信仰此等神道大能之士者,其寿尽身死之时,三魂七魄归于神国,都与神道大能之士同享不朽长生之道。君侯敕造封神台,想必与那神道大能之士,却有异曲同功之秒。”

    鲁子受拱手一拜,道:“老太师博闻广记,佩服,佩服!”

    荀少彧手掌伸开,慢悠悠道;“老太师,且看……这封神榜!!”

    嗡——

    一道金光裹着一道榜文,直破一重重苍穹云霄,金色神榜流转一枚枚宝篆神文。这一卷封神榜缓缓张开,一枚枚璀璨神文间,迸射着缕缕毫光。

    第七品宝兵级数的封神榜一经现世,引得国都周匝八座封神台震动,百万阴兵汇聚喧嚣,一时旌旗万千升腾,滚滚阴气磅礴如江似海,在吕国国都方圆千里,赫然形成八道通天云柱。

    “此乃封神榜,封神榜中存性灵,只要吾吕国功勋,皆可在封神榜上留下姓名,只待未来身死之际,就可托身封神榜上。”

    荀少彧迎着众位上卿惊诧的目光,徐徐道:“一旦托身封神榜上,只要这八座金台不塌,封神榜不毁,吕国社稷不亡,就可不朽长生与世。”

    “性灵托庇吕国国运,为吾吕国神祗!”

    几位上卿闻言,目光再看向封神榜时,已然有了一些炽热,道:“托庇国运,不朽长生?只是区区一卷榜文,竟有这般好处?”

    这些上卿不似荀少彧一般天资纵横,又不似闻渊明一般背景深厚,对于这些上卿而言,就是臻达大宗师级数,都是他们一世修来的福分了。

    大宗师二三百年的寿数,看似超乎常人二三倍,但是比天人神魔的万载不朽简直不值一提。

    此时的吕国六卿,看似执掌一国权柄,威福生杀自享,但再过五百载,且看这时的风云人物,又有几人依旧长存。

    “当然,这一卷封神榜虽能敕封神祗,但所封神祗必须用香火愿力为资粮,以此维持己身神位不坠。而且除非封神榜本身,能在第七品之上晋升品阶,不然入榜神祗终生修行不得寸进。”

    听着终生修行不得寸进,闻渊明闻言一皱眉头,暗道:“果然……”

    对于一位修行人而言,一生修行不得寸进,简直是比死还要令人痛苦。

    而这一卷封神榜,却能让生灵延续寿数,起到逆天改命之用。

    因此,几大上卿哪怕明知封神榜的缺陷,但看着封神榜时的目光,仍尤自显得极为炽热。

    荀少彧展开封神榜,问道:“众卿,可愿签下这封神榜,与吕国同休戚?”

    只要以本命精血签下这一卷封神榜,就等于在榜上留下一丝精魄。

    介时,无论日后是死于刀兵,还是陨于寿终正寝,封神榜都会凭着这一丝精魄牵引,在香火愿力汇聚之下,再度凝聚一道完整的性灵。

    几位上卿躬身下拜,道:“臣等,唯与国同休戚!”

    说罢,闻渊明率先咬破手指,指尖金血成珠,落在封神榜上后,勾勒出一个个金色的’蝌蚪’,在榜文上不断的跳动着。

    …………

    掖庭,凌烟阁!

    这一间宝阁正中丹墀之上,悬挂一尊四方玉壶,白玉质地的四方玉壶壶身,铭刻着三百六十五数的宝篆真言,丝丝灵光在四方玉壶上流转不定。

    受得六位上卿的签押,这一卷封神榜神异自生,得享一国国运冲刷,整卷榜文之上,透着一丝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

    荀少彧面色平静,自袖中取出封神榜,缓缓开口:“请,封神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