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二九章地上佛国(2 / 3)  元始诸天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才,青色本命再往上就不是天命所能决定,只是青色之才之中也有许多不同。

    有的青色本命之才气运如烈火烹油,自身见识虽粗鄙,可是行事无往不利;而有的青色本命之才本身虽无惊世之运,可是却有惊世的才学,以后天弥补先天之不足。

    经过这一番促膝长谈,雍亲王显然认为甄道学就是后天弥补先天之辈,若有大运在身,甄道学也不会落得如此境遇。

    “王爷,您若是想要争位,就不能忽略佛门这个庞然大物的影响,不提佛门中高手如云,就是其对皇爷的影响,您都不可不察。”

    甄道学先前一直讲佛门的厉害,如今又着重讲了讲佛门,在诸王夺位中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对几位太子、亲王的影响。

    “现如今的佛门,虽然将注压在了太子的身上,可是却未必一直压在太子的身上,只要太子与佛门生出间隙,就是王爷您的机会。”

    “佛门强盛,是在您夺嫡成功之后,才应该想的事,而如今的您最应该想的,就是如何能将佛门引为援手,至少不会成为您的绊脚石。”

    说到最后,甄道学再度提起了佛门,道:“只要佛门支持,帝位再无悬疑!”

    “佛门有三势最能有助争位,一曰财势,佛门寺庙名下的耕地最多,至少占有着整个天下的三成以上,势大财雄不可小觑。”

    “二曰兵势,佛门不事生产,除诵经念佛以外,还有护院僧兵、武僧,这些僧兵、武僧拧成一股,就是一支强兵劲旅。”

    “三曰民势,佛门香火信众极广,既有高门大户,又有乡间村夫,三千五百载积累下了雄厚的人脉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有着至少数以千万计的百姓基础。”

    “有着这三势在前,其他都是旁枝末节,王爷不可不察!”

    雍亲王听着甄道学的进言,嘴角勾勒起一抹浅浅的笑意,衣服袖口稍稍一揽,露出手腕上挂着的一串佛珠,道:“先生此言,真金玉良言也!”

    “孤王,本就信奉佛家七宝,亦为在家修行的居士,虽然并无多少佛法在身,但一心钦慕佛法之广大,也是朝野共知之事。”

    雍亲王不紧不慢的盘动着佛珠,只是这一串佛珠上圆润的包浆,就知道雍亲王定然是用了心思去盘的,不然佛珠也不会粒粒分明,有着如此珠圆玉润的包浆。

    只此一串佛珠,没有十年八年以上的仔细盘玩,是不可能有着这一层圆润包浆,更不会有着如此成色的。

    “王爷,”见着雍亲王盘出包浆的佛珠,甄道学心头一震,从中见微知著,甄道学不难看出雍亲王隐忍、城府、心机。

    对于佛门的势力庞大,雍亲王也是心知肚明,甚至也有利用佛门之势争夺储位的心思。

    不然,堂堂的大崇亲王,雍亲王不会也不可能一直带着一串佛珠,并且持之以恒的诵经念佛,这就是一种鲜明的态度。

    让佛门认为雍亲王,是能完好维持更始皇帝制度的继承人,是能与佛门各方亲善,并且心向佛门的一个继承人。

    “王爷潜龙在渊,是道学在王爷面前班门弄斧了,王爷既然有了自己的准备,道学的这一番话,倒是显得有些不知所谓了。”

    甄道学惊讶于雍亲王的精明,也对自身的定位产生了一丝疑惑,不禁摇头苦笑。

    “先生自谦了,孤妄只是知道佛门难制,却没想到佛门会如此难制,佛门之势太大,一旦不可收拾,就是滔天大祸啊!”

    雍亲王敲击着茶案,眸子中闪烁着一点点幽光,对于甄道学的奉承之言不置可否。

    雍亲王与宝光如来佛的这一场博弈,重点不在武学‘人仙’,道术‘神仙’上的比拼较量,金敕世界的武力再强,也不能撼动根本。

    祂们都是先天不朽者,一根手指头就能碾死无数的‘神仙’、‘人仙’,便是这一座金敕世界,对祂们而言也是弹指可灭。

    况且,这一座金敕世界的存在,本就是基于两位先天不朽者演化出来的一个未来影像,真实与虚幻都在大神通者一念间。

    东岳帝君与宝光如来的博弈,本就不只是神通法力上的比拼,先天不朽者之间的争斗,从来都不只是法力的碰撞,更多的还是道与理的争锋。

    现在宝光如来已经先下了一手好棋,佛门势力昌盛之极,已然到了建立地上佛国的边缘,而东岳帝君所要做的,就要从里到外彻彻底底瓦解佛门的大势。

    “这第一步,就是要掌握着主动权,不染指九五天子之位,就不要想着以一己之力压下佛门,佛门与大崇朝廷一直都是一体的,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割裂两方。”

    雍亲王慢条斯理的盘动着佛珠:“佛门确实是强势,可是再是强势的佛门,也有他触及不到的底线,也有他潜在的危险。”

    “搬倒佛门的第一步,就是要在佛门的帮扶下,成为大崇的第二代天子!”雍亲王眸子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让人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在佛门的帮助下上位,然后再翻脸无情的对佛门开刀。这对于其他人来说是背信弃义,可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