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四二章广成之意(2 / 3)  元始诸天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悟元始天尊所留下的这一点烙印时,仍然被元始天尊的烙印所震动。那无数的高深道法,不可计量的玄妙法门,俨然成为了一门门武道大神通。

    由此演变而出的绝世武道,每一门都能撼天动地,每一门在绽放世间的一刹那,都能让不朽先天大罗金仙为之惊惶!

    “万般人修行,自有万般法!”

    广成子或是感觉到了荀少彧的震惊,慢条斯理的盘膝,坐在了云台下的第一个蒲团上,眸子中巨神之形再度演化,一股无与伦比的力量感勃然而起。

    “师弟精研武学之道,当知三千先天大道,条条可证混元的道理。这武学之道走到极致,也是三千先天大道之一,也能缔结一枚道果,不外乎万法相通。”

    “而师尊近乎于道,所讲之道包罗万象,不同人所见亦为不同,师弟所修武学之道,见的自然就是武道,直接指向‘混元无极’的武道之路。”

    荀少彧颔首道:“这便是高屋建瓴,以老师近乎于道的视角,为门人弟子讲解三千大道玄妙。只要元始烙印长存玉虚宫,就相当于一直聆听元始教诲。”

    “师弟所言极是,只是……这对师弟是机缘,对师兄吾就是掣肘了,”

    广成子抚须叹道:“老师亿万万载讲道,对吾等先天大罗金仙自是机缘,可是这一听就是亿万万载。师兄能参悟通透的,早就在当时参悟透了,着实是参悟不透的,千载万载也是无用。”

    抚摸着手中的番天印,广成子神色复杂的看着云台山的元始烙印,道:“吾奉师尊法旨,在此处等候玉虚宫的有缘人,这一等就是几千元会。”

    “毕竟,玉虚宫终究是阐教法脉,不能如此的荒废了,可是贫道纵然有通天彻地之能,也不能挽回玉虚宫的衰落。”

    “有缘人吗?”

    荀少彧望着宝相庄严的元始天尊烙印,心头微微有些沉重,元始天尊这等至高存在,过去未来尽在一念,所谓的有缘一说,可不是随意说说的。

    “贫道,自‘封神之劫’后,不知多少年岁,一直在玉虚宫等候有缘人,其间每隔一元会,就在昆仑下院招收人道英杰,以此选拔有缘之人。”

    广成子淡淡道:“终于,几千个元会过去了,在一次次的失望之后,还是让吾等到了师尊口中,能再度光大阐教的第十三金仙。”

    “光大阐教?师兄未免太高看师弟了,师弟能有几斤几两,光大阐教之说,着实不太现实。”一听广成子的话,荀少彧不自然的一笑。

    “以师弟这点修为,实在是难当大任,不如让请老师另遣其他师兄,师弟甘愿从旁辅佐。”

    荀少彧可不想趟阐教这滩浑水,与阐教混在一起,就是与截教找不痛快。苦境截教碧游宫的强势,可是给荀少彧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让荀少彧至今都记忆犹新。

    只是,三清开天烙印都被荀少彧参悟了,荀少彧也不可能一口回绝阐教的要求。

    一想到广成子左手盘古幡、右手番天印,头顶玉虚杏黄旗猎猎当空的架势,就让荀少彧把彻底回绝的念头压了下去。

    “师弟毋忧,既然师尊有言在先,言及师弟能光大阎浮世界的阐教,师弟就绝对有着光大阐教的能力,不然师尊也不会特意让吾在此等侯师弟了。”

    广成子也不在意荀少彧的反应,已经拿了阐教的好处,想要只拿好处不办事,还要问问浮黎元始大天尊的三宝玉如意答不答应。

    真当阐教是开善堂,或者是看荀少彧天赋异禀,所以才拉荀少彧一把?

    没有值得阐教另眼相看的价值,阐教可不会付出如此代价,阐教的十二金仙再多一位关门弟子,这是一种什么概念。

    绝对是轰动宇宙的一桩大事,令无数的仙佛神圣瞩目,就连一些绝顶大神通都要对其另眼相看。

    “师尊,竟如此看重吾?”

    广成子的这一番话,让荀少彧无言以对,元始天尊的霸道,大有一种‘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的意思。

    广成子幽幽道:“自从师弟参悟开天烙印之后,师尊的目光就一直注视着你,难道师弟没有察觉到师尊的目光所在?”

    看着荀少彧面上神情变化,广成子道:“自昆仑镜落入师弟手上的那一日起,师弟就必然要与吾阐教纠缠不清,尤其昆仑镜在三清祖炁中,再度返还先天之数,这一份因果的分量,师弟应该是清楚的。”

    “昆仑镜?”

    就在荀少彧眉心祖窍之间,一面铭刻着‘昆’、‘仑’两枚神篆的石镜缓缓显化,先天大道奇珍的气息弥漫在玉虚宫中。

    “师兄说……这是昆仑镜?”

    荀少彧看着镜身上的两枚神篆,哪怕是早就有所预料,可是从广成子口中,知道石镜真正的来历,还是有些措不及防。

    “自然是昆仑镜,大昆仑山的无上奇珍,贫道如何能认错?”广成子看着石镜上错落有致的裂痕,徐徐的颔首点头。

    “说来,这昆仑镜也曾为第一品奇珍,与太极图、盘古幡、乾坤鼎等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